審學會發〔2018〕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審計學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審計學會,全國性行業審計學會,審計署各特派辦審計理論研究會,中國審計學會其他單位會員,各位理事:
2018年1月10日,中國審計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F將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審計學會工作報告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做好各審計學會和審計理論研究會2018年研究工作。
中國審計學會
2018年1月12日
中國審計學會工作報告
董 大 勝
(2018年1月10日)
各位常務理事:
根據《中國審計學會章程》的規定,現在向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會第四次會議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2017年主要工作情況
2017年,中國審計學會依據章程規定,在審計署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和交流,大力推動理論創新和研究成果轉化,努力為充分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論支撐。主要完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組織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11月13日,經審計署同意,中國審計學會在北京召開部分常務理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座談會。座談中,大家一致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審計理論研究工作必須準確把握新時代的特點,明確新使命和新要求,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實踐,堅持創新,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如何推進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如何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基礎理論、審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等問題,多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審計研究》編輯部在十九大剛剛閉幕后,就及時邀請了12位專家學者就“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做好審計理論研究工作”進行筆談,并在2017年第6期上登載了專題筆談摘要。
中國審計學會始終堅持黨對審計學會工作的領導,將加強黨建工作貫穿于各項工作中。在組織開展理論研討和交流活動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四個自信”,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保持審計學會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2017年,審計學會堅持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規劃、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黨建工作扎實有效。在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典型案例征集中,作為審計署主管的唯一社會團體,中國審計學會向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提交了《運用“問題切入”工作法 加強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匯報材料,介紹了中國審計學會在黨建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秘書處辦公室黨組織積極參加科研所黨支部組織開展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動,秘書處辦公室的每一位同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專題交流中匯報學習體會。
(二)認真組織審計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一是組織對2017至2018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公開招標、立項評審。2017至2018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有5個方向,即“國家審計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作用”“國家審計的創新與未來發展”“完善國家審計制度”“國家審計的學科屬性和建設”“市縣級審計機關隊伍建設”。招標通知發出后,共收到57份課題申請。5月初,學會和署審計科研所召開課題立項評審會議,組織專家對審計署2017至2018年度重點科研課題立項申請進行評審,經審計署批準后確定了這5個課題研究方向的10項課題為立項課題。
二是組織對2016至2017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中期檢查和結項評審。1月,學會和署審計科研所組織專家對2016至2017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共5個方向10個課題,進行了中期檢查。專家們對10個課題的研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9月,學會和署審計科研所組織專家對上述10個課題,以及2015至2016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中未通過當年結項評審的1個課題,共11個課題研究報告進行了結項評審。經專家評審并報審計署同意,上述11個課題中,10個課題“結項”或“修改后結項”,1個課題因未實現研究目標、論證不充分、深度不夠等原因未通過結項評審。在課題中期檢查和結項評審中,學會秘書處堅持嚴格要求,嚴格把關,結項評審會后,科研所主要負責同志通過面談、電話等方式與各課題組負責人溝通,將有關評審專家在結項評審會上提出的課題研究要“講政治講政策、講學術講規范、講實用講適時”等要求反饋給課題組,要求課題組對課題報告進行修改完善,確保課題研究成果質量。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科研課題管理工作,2017年學會秘書處啟動了“如何進一步加強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專題研究工作。該項研究將系統總結和回顧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情況,分析重點科研課題研究中面臨的問題及其原因,借鑒其他科研管理單位在課題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對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工作提出改進建議。
三是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合作開展課題研究。2017年度選定了“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和“審計機關審計風險管理研究”兩個題目,由中國審計學會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等單位會員合作開展研究。綜合考慮兩個課題的申報情況、申報單位上年度的合作課題研究成果質量等因素,確定北京、天津、內蒙古、黑龍江等14個省級審計學會為“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遼寧、上海、湖北、湖南等9個省級審計學會和審計署駐沈陽、哈爾濱、上海、南京等15個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為“審計機關審計風險管理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6至11月,學會先后組織召開了5次課題組片會,對各課題組的研究情況進行了檢查和督導。12月,各課題組在學會組織召開的兩個專題研討會上匯報了研究成果。
(三)圍繞重要審計理論和實踐問題舉辦培訓和研討活動。
一是舉辦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為進一步提高審計理論研究骨干研究能力與水平,按照署培訓計劃,中國審計學會于5月中旬在審計署審計干部教育學院舉辦了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來自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專業碩士培養院校的100多名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其中高校教師約30名)參加了培訓。
培訓期間,審計署黨組成員、副審計長孫寶厚與學員進行了座談交流。培訓班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關高校和審計署專家圍繞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近年來我國審計實踐的發展、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當代國外政府審計的最新發展、國家審計學科屬性和學科建設,以及如何提高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申報和研究質量等專題進行了講解。培訓期間,學員們還分組進行了研討交流。
學員們表示,參加此次培訓班收獲很大,既了解了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和審計的現實發展狀況,也明確了審計理論研究的方向和重點,對于提升審計理論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很有幫助。
二是召開審計學科建設專題研討會。為深入研究分析國家審計學科建設的現狀,探索推進國家審計學科建設的路徑,6月中旬,由中國審計學會主辦、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承辦的審計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審計署黨組成員、副審計長孫寶厚出席會議并講話。審計署審計科研所、機關黨委(人教司)有關同志,以及來自地方審計機關和相關高校的專家教授共70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活動。本次研討會共收到各地、各單位和各高校報送的論文125篇,其中20篇入選研討會論文集,10篇論文作者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孫寶厚副審計長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審計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和實踐發展要求不完全適應;審計學科建設研究,一定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服從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促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
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圍繞國家審計的學科屬性與特征、我國審計學科的歷史沿革和未來走向、國外審計學科建設情況與經驗、國家審計學科建設的理論探索、新常態下國家審計發展對審計學科建設的影響、國家審計學科建設與審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等進行了深入討論。本次研討會綜述刊登在《審計研究》2017年第5期上。
三是召開“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合作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暨專題研討會。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其相關配套文件,探索市縣審計機關如何更好地適應改革要求、加快創新發展的途徑和方法,12月18日在北京召開了“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合作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暨專題研討會。審計署審計科研所、審計署特派辦有關同志,以及來自地方審計機關和相關高校的專家教授共50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活動。本次研討會共收到各地、各單位和各高校報送的論文138篇,其中20篇入選研討會論文集。14個與中國審計學會合作開展研究的課題組提交的研究報告,也入選研討會論文集。研討會上,12位同志匯報交流了研究成果,與會人員圍繞當前市縣審計機關發展面臨的問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形成了許多共識。
四是召開“審計機關審計風險管理研究”合作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暨專題研討會。為促進審計機關加強審計風險管理,12月19日在北京召開了“審計機關審計風險管理研究”合作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暨專題研討會。審計署審計科研所、審計署特派辦有關同志,以及來自地方審計機關和相關高校的專家教授共50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活動。本次研討會共收到各地、各單位和各高校報送的論文256篇,其中21篇入選研討會論文集。24個與中國審計學會合作開展研究的課題組提交的研究報告,也入選研討會論文集。研討會上,12位同志匯報交流了研究成果,與會人員從不同角度,對審計機關審計風險的表現、成因進行了分析討論,并對新形勢下審計機關如何加強審計風險管理提出了對策建議。
這兩個研討會的內容都與我國審計工作發展實際結合非常緊密,研討會上提出的一些觀點和建議對于推進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和改進審計機關的管理都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四)組織赴臺參加“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為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界的溝通和交流,經國臺辦批準,根據署統一安排,學會派出以姜江華副會長兼秘書長為團長的9人代表團,于8月27日至9月2日赴臺與臺灣李先庚會計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了“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4個代表團、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以及臺灣地區審計機關的人員共70余人參加了這次研討會。與會人員圍繞“信息技術在審計中的運用”“環境審計”2個專題進行了研討,4個代表團的11位代表宣講了論文,4位代表對論文進行了點評。在臺期間,學會代表團還在臺灣政治大學參加了“2017審計實務論壇”,并與臺灣南投縣審計人員、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院專家學者分別進行了座談交流。這次赴臺交流,增進了海峽兩岸審計界的同胞親情,宣傳了大陸審計的經驗做法,加深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界的相互了解。
(五)編輯出版《審計研究》雜志。
全年共編輯出版6期《審計研究》雜志,刊登論文88篇,總計約150萬字,其中國家審計方面論文篇數占比50%。
2017年,《審計研究》雜志繼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辦刊方針和豐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的辦刊宗旨,及時反映國內外審計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繼續堅持每期開設1個專題,安排2至3篇文章圍繞專題展開討論,刊發的6個專題是: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政府決算草案審計、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審計學科建設、審計機關管理、PPP審計研究。前不久,經審計署同意,《審計研究》編輯部單獨作為一個處室,充實配備了人員。在加強編輯部機構和隊伍建設的同時,學會還采取多種方式和措施,強化了編校人員培訓和作者群培育。經過努力,《審計研究》雜志辦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發行量保持在一定水平,2017年底通過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的年度考核,2018年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的繼續資助。
(六)開展有關學會工作改進與發展的調查研究工作。
3月中旬,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省級審計學會及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秘書長座談會。會議通報了中國審計學會2016年工作情況和2017年工作安排。浙江、陜西、江蘇、湖北、廣西、上海等省區市審計學會以及審計署駐長沙、昆明、成都、長春等特派辦理論研究會介紹了各自的工作做法和經驗。與會人員圍繞當前學會、理論研究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何進一步改進學會工作,如何進一步加強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等進行了交流討論,對中國審計學會的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為適應社團管理改革的新形勢和審計工作發展的新要求,謀劃改進中國審計學會工作,2016年學會秘書處組成課題組,啟動了“新形勢下如何更好發揮審計學會組織作用”這一專題研究,開展了資料收集、走訪調研等工作。2017年學會課題組結合中國審計學會實際情況,圍繞今后一個時期審計改革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繼續開展課題研究,從加強黨建工作、健全工作機制和手段等角度,提出中國審計學會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對策建議。研究成果《新形勢下更好發揮審計學會組織作用的幾點建議》報送署領導,得到了肯定。
(七)學會分支機構及地方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工作情況。
2017年,學會各分支機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了多項活動。審計教育分會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背景下的審計理論創新與制度完善”為主題,與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學術年會;出版了2期《中國審計評論》,刊發論文20篇;根據分會制度,啟動了教育分會的換屆工作。計算機審計分會組織編寫了《信息系統審計主流方法和技術工具研究》課題報告,開展了“計算機審計能力標準化測試的可行性及路徑研究”等5個課題的研究,啟動了計算機審計分會換屆前期準備工作。環境審計專業委員會主要圍繞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這一改革任務組織開展理論與實務研究,完成了審計署2016至2017年度重點科研課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參與《國家審計案例》編寫,提交了8篇資源環境審計案例。
各省級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積極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和群眾性理論研討活動,都取得明顯成效。北京、內蒙古、浙江、重慶等23個省級審計學會和審計署駐沈陽、昆明、成都、長春等15個特派辦理論研究會與中國審計學會開展了合作課題研究。山東、江蘇、湖北、內蒙古等省級審計學會針對當前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了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大數據審計、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全面提升審計質量、審計現場權力制約監督機制等課題研究。北京、上海、浙江、湖南、重慶等省市審計學會還開展了優秀論文評選、青年論壇等活動。審計署廣州辦理論研究會建立“全員講,全員學”學習機制,鼓勵和支持干部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長春辦理論研究會推出了集研究、交流、培訓、共享為一體“博約講堂”系列活動;昆明辦理論研究會以“精準扶貧審計”為題舉辦了第三屆昆辦論壇,刊發2期《審計與探索》。各省級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工作的經驗做法,也為中國審計學會改進工作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學會年度工作計劃,原定于2017年下半年結合七屆四次理事會會議舉辦的第四次理事論壇,考慮學會工作實際,經研究并報審計署批準,推遲至2018年上半年舉辦。
各位常務理事!
2017年中國審計學會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是審計署黨組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位常務理事關心支持的結果,也是各級審計機關、審計學會和廣大理事、會員大力支持的結果。在這里,謹向各位常務理事和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學會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主要有:審計基礎理論研究成果不多;對審計最新實踐歸納、總結和梳理不夠充分;學會秘書處工作水平還有待提升。這些都將在學會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二、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審計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剛剛閉幕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審計工作,根據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部署了今后一個時期的審計工作,明確了2018年的審計工作任務。這次會議對進一步加強審計理論研究、確保審計科研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加強對審計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指導等,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中國審計學會作為研究審計理論的學術團體,要按照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的要求和部署,認真履行職責,突出工作重點,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2018年中國審計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深化審計管理體制改革、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認真組織課題研究和交流,爭取多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為促進新時代審計事業科學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審計學會工作在新時代要有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對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進行了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2018年,學會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任務抓緊抓好。組織廣大會員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理論觀點和戰略部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明確學會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增強做好審計學會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繼續抓好審計學會的黨建工作,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學會工作新局面。
2018年,學會將主要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舉辦第四次理事論壇和第四次全國審計青年論壇。
為進一步推動審計工作創新發展,更好發揮國家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經報審計署同意,中國審計學會擬于4月召開學會七屆五次理事會會議暨第四次理事論壇,論壇的主題初步考慮為“國家審計創新與未來發展”。為推動廣大審計青年開展審計理論研究,為青年審計干部建言獻策搭建平臺,擬于9月舉辦第四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論壇的主題擬為“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推動國家審計新發展”。全國各級審計機關40周歲以下的人員,均可自擬題目,向論壇投稿。有條件的省級審計學會或特派辦理論研究會也可以在全國審計青年論壇舉辦前,舉辦本地本單位青年論壇,從中培養和發現人才,為全國審計青年論壇推薦優秀論文。
(二)組織召開“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自2010年以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在大陸和臺灣輪替舉辦。經與有關方面協商,并經署港澳臺辦同意,“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將于8月在大陸舉辦。學會秘書處將加強與審計署港澳臺辦溝通,與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有關方面密切聯系,盡早確定研討主題和內容,籌備會議,確保研討活動順利舉行并取得實效。
(三)做好科研課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課題研究成果質量。
1.與署審計科研所配合,做好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各項管理工作。2018至2019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選題工作已經啟動,目前已向署機關各業務司局、地方審計學會和學會理事征集了選題建議。學會秘書處將綜合考慮這些選題建議,研究提出2018至2019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選題及其研究內容,按照《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規定》的要求,報審計署審計長會議審定后,2月底前向社會公布,4月底前按照規定程序組織完成立項評審工作。
對于2017至2018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即“國家審計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作用”“國家審計的創新與未來發展”“完善國家審計制度”“國家審計的學科屬性和建設”“市縣級審計機關隊伍建設”這5個研究方向的10個課題,學會將于7月組織進行結項評審。
2018年學會秘書處將繼續開展并完成“如何進一步加強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組要對2009年以來組織開展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情況進行系統總結和梳理,客觀分析重點課題研究取得的效果,以及課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和意見,為今后改進課題管理工作提供支撐。
2.繼續與部分學會組織合作開展課題研究。2018年,中國審計學會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合作開展研究的課題有3個:一是深化預算執行審計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是: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經驗,當前預算執行審計遇到的困難及其原因分析,新時代預算執行審計如何進一步深化發展等。二是經濟責任審計創新與發展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是:經濟責任審計如何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如何進一步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等。三是與7個省以下人財物管理改革試點省份的審計學會合作,開展省以下人財物管理改革的專題調查研究,總結試點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及其原因,為推進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和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提供參考。學會將繼續探索合作課題組織管理方式,適時組織合作課題組開展一些小型研討交流活動,加強對合作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指導,提升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和水平。
(四)辦好《審計研究》雜志,進一步提高其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
學會要繼續把辦好《審計研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引領審計理論創新發展為己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提高雜志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2018年,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重要任務,推進審計基礎理論創新和重大實踐問題的討論;按照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的要求,做好相關工作,開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每期刊載2篇左右論文;擴充《審計研究》雜志容量,從112頁擴版到128頁;持續加強編輯隊伍建設,組織編校人員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努力提高編校能力和水平。
(五)組織開展專題研討活動,努力提高研討實效。
根據學會的審計理論研究規劃、審計工作發展的需要和當前審計工作的中心,學會2018年度的專題研討活動繼續與審計學會組織開展的合作課題研究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圍繞“深化預算執行審計研究”和“經濟責任審計創新與發展研究”這兩個專題開展研討,向社會公開征集論文,年底召開合作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暨專題研討會。
學會在組織專題研討活動中,要緊密圍繞研討題目,加強組織協調,對參會論文進行篩選和審核把關,確保研討取得實效。
(六)舉辦兩期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
為進一步提高審計理論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學會計劃5月舉辦兩期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培訓對象分別為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和高等院校(主要是審計專碩培養院校)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兩個培訓班均已納入審計署2018年度培訓計劃。主要培訓內容是: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了解國家審計現狀以及未來改革發展趨勢,明確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審計理論研究的方向與重點,提升新時代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水平。
(七)加強調查研究,推動學會工作發展。
開展調查研究是我們推動工作的一項重要法寶。這次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深入實際、摸實情、聽實話、出實招。過去兩年,學會秘書處開展的調查研究不多。在通過調查研究方法了解情況和推動工作方面下功夫不夠。當前,各地學會發展不平衡,中國審計學會與各地學會組織的聯系不夠緊密。在幫助各地學會解決問題方面做得不夠。2018年,中國審計學會將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由學會領導帶隊,到一些地方學會組織調查了解工作情況,歸納總結學會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經驗,深入分析影響學會發展和學會作用發揮的突出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為審計機關加強和改進學會工作提供參考,推動學會工作發展。
2018年,學會的審計教育分會、計算機審計分會和環境審計專業委員會,要繼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開展研討交流活動,各項工作要邁上新臺階。
各位常務理事!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團結和帶領廣大會員,完成好學會的各項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好學會的作用,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為開創審計事業發展新局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