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廊坊市審計學會緊密聯系審計工作實際,從五個方面入手,重點抓好學會組織建設、理論研究、骨干培訓、學術交流等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注重擴大會員隊伍,完善學會組織。 首先,會員是學會的立會之本,聯系會員、服務會員、發展會員是學會的基礎性工作。2013年以來,廊坊市審計學會吸納廊坊日報社、市司法局、中國銀行廊坊分行、廊坊電信等17家單位加入審計學會,成為單位會員,切實充實了隊伍,完善了會員結構。其次,學會把會員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主要標準。根據會員單位性質建立了會員檔案,統一印制了單位會員證書,規范了會費收繳與管理。通過培訓、研討、考察等活動與廣大會員保持聯系,建立了飛信會員群,并在節日寄送賀卡、發送祝福短信等進行有效溝通,不斷增強學會對會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審計理論研討和理論創新搭建了參與的平臺。再有,會員單位根據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相關財政、審計方面的學術研究。北華航天學院完成了《深化國家審計對財政體制改革促進作用的策略研究》、《加強資源環境審計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文章;交通局京臺高速公路課題組撰寫的《基于過程管理與質量控制的高速公路項目績效研究》等文章有的已推薦到中國審計學會。 二、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搞好理論研究。 2013年8月,結合審計署統一組織的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該學會專門成立了學術調研組,負責全市債務審計過程中的理論調研工作。調研組遵照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摸清底數,反映問題,揭示風險,提出建議”的總體思路,結合本地實際,多次召開會議討論研究就政府性債務的成因、管理現狀、發揮的積極效應及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改革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加強和改進政府性債務監督管理的對策建議,以及如何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經常性審計監督,促進強化債務管理、防范風險、提高效益等內容,確定了13個調研課題,下發到各審計工作組和各縣審計局。由專人負責,在百忙之中選定課題,在工作中做好前期的收集積累,有目的的對重點課題進行調研,指導審計實踐工作。審計過程中,調研組到現場與一線審計人員、縣市區領導及被審計單位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探討,了解此次審計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思路,對工作進行分析提煉,努力做到提高認識,鍛煉隊伍,讓調研具有實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審計工作的層次和水平。審計結束后,各審計組和各縣局都按要求報送了調研論文,完成調研報告17篇。這些論文涉及審計領域廣泛,角度新穎,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特別是學會課題組撰寫的《縣級地方政府性債務在“后審計時代”的舉借與控制——基于河北省廊坊市2013年地方政府債務審計情況的分析》的學術論文,已推薦給中國審計學會并給予充分肯定。 三、注重與高校勤交流,力求取長補短。 學會的工作始終注重與大專院校、與審計機關專業科室和基層審計機關相結合,積極組織會員開展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取長補短,加強聯系。4月22日,學會單位會員北華航天管理學院邀請我會副秘書長到學院參加學術周講座活動。以《文字——我對世界的表達》為題,就國內文字創作的現狀,詳細講解了文字的起源、價值與運用,獲得了學院師生的一致好評。 四、注重理論骨干培訓,提高研究素質。 該學會以提高學會整體理論研究素質為宗旨,通過主動與上級溝通情況、了解掌握培訓信息,及時轉發通知,協助辦理手續等工作,積極組織會員參加了中國審計學會、審計署舉辦的培訓班。7月初,由會長帶隊,學會統一組織市縣理論骨干參加了中國審計學會舉辦的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培訓采取專家講課、學員交流討論等方式,由審計理論研究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就審計理論熱點問題進行了輔導講解。通過培訓提高了會員的業務素質和理論研討水平,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五、注重理論成果轉化,促進成果應用。 為促進課題研究質量的提高,更好地調動審計理論研究者的積極性,該學會年底前將對今年全市收集上來的近四十篇科研課題論文進行評選,對優秀論文予以表彰。為實現審計理論研究的應用價值,學會將精選近年的研究課題論文、調研文章及精品審計案例等匯編成冊,形成論文集,提供給廣大審計人員和審計理論研究工作者參考,努力推進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