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甘肅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三屆三次全委會上,甘肅省審計學會被授予“先進學會”,甘肅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審計學會名譽會長何振中被授予“優秀學會工作者”榮譽稱號。
近年來,甘肅省審計學會在甘肅省審計廳黨組的領導和重視下,認真踐行廳黨組提出的“1234”的審計工作理念,緊緊圍繞“服務審計實踐,促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主題,努力發揮審計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和依靠理事、專家學者、審計一線的工作人員,堅持理論研究和審計實踐相結合,不斷增強理論研究的針對性、服務性和實效性,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審計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研究,加快形成具有甘肅特色的審計理論研究體系。甘肅省審計理論研究從如何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出發,開展以科學發展觀和“三個有利于”原則指導審計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加強政府審計研究、跟蹤審計、新時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其防范與對策、審計質量控制、公共財政審計、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以及環境資源審計、跟蹤審計、公共財政審計研究、審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創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針對性和可使用性,努力發揮“智庫”作用。 2010年,在審計廳黨組的大力支持下,突出理論結合實踐特點,實施“審計項目課題化”的策略。即年初由各處室根據項目計劃,提出同步研究的課題,將“項目”和“課題”有機融合,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再從實踐總結的良性發展之路。例如,一些課題采取審計組與課題組同時成立,審計實施方案與課題提綱同時出臺,項目開展與課題撰寫同時進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可執行度,增強了研究成果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
三是對審計中的難點問題加強研究,加大調研力度,努力發揮服務作用。2010年,審計學會對全省審計機關發展情況和部分市州跟蹤審計、績效審計,干部隊伍建設等進行了調研,撰寫了《甘肅省審計學會關于對審計機關發展情況等有關問題的調研報告》,提出了全省審計機關存在著“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突出,審計隊伍年齡、專業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績效審計處于探索階段,審計的建設性作用發揮不夠”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何振中廳長高度重視調研結果,在調研報告上批示,“轉發各市州和縣區審計局、廳機關各單位參閱,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為審計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此次調研再次充分發揮了審計學會服務審計中心工作的作用,為省廳領導把握全省審計工作協調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甘肅省審計學會張衛彬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