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新改組的審計署哈爾濱特派辦審計理論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以總結審計經驗、創新審計理論、提升審計研究水平、推動審計工作開展為目標,加強自身組織建設,積極組織和參與理論研究活動,緊密結合審計實踐開展理論研究,在審計研究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深入開展課題研究
2010年4月,新改組的研究會按照辦領導提出的“審計什么、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審計什么”的理論研究思路,圍繞審計工作,制定了《審計署哈爾濱特派辦審計理論研究會2010年課題研究和活動計劃》,確定了《世界主要國家政府審計跟蹤研究》等10項研究課題,目前已有3項課題基本完成預期研究目標,其余7項正在研究中。
課題研究中體現出四個特點:一是多數會員積極參與審計研究。在研究會現有65名會員中,有53人參加了課題組,還有部分會員同時參加多項課題的研究。二是緊密聯系審計工作實踐。全部課題都能夠緊扣工作實際,干什么研究什么,不做表面文章,真正為提高審計工作能力和水平而努力。三是積極借助“外腦”,開拓審計研究思路。部分課題組積極邀請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校的專家參與審計研究,既能夠互相學習促進,又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審計影響。四是研究進度不一,深度不一。有的課題組成果斐然,已發表文章30余篇,有的課題組進展非常緩慢。
二、積極組織和參與各項活動
(一)積極參加中國審計學會組織的理論研討活動
今年4月,研究會組織會員參加了中國審計學會組織的“國家審計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征文活動。會員結合審計工作研究審計機關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應當發揮哪些作用、國外主要國家政府審計在應對金融危機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我國審計機關在應對本次金融危機中采取的重要舉措、基本經驗、所發揮作用進行分析,并對如何進一步發揮審計職能作用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等進行研討,形成8篇理論文章。截至目前,入選審計署研討會2篇。在中國審計報發表1篇,審計署門戶網站刊登3篇。入選審計署研討會論文的作者應邀參加了中國審計學會在廈門召開的研討會。7月,研究會派一名會員參加了中國審計學會在蘭州舉辦的省級學會秘書長、科研所所長研討班并作為7個發言單位之一在大會作了主題發言。研究會探索開展審計研究的經驗和做法,引起中國審計學會重視。
(二)精心組織與理論研究有關的各項活動
2010年7月,研究會選取《國家財政對黑龍江省大豆產業化發展扶持政策初探》課題,邀請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以及哈爾濱市、五常市等各級農業部門的專家,在賓縣組織召開了課題研討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月,按照辦黨組統一部署,經過反復研究討論,研究會草擬了學會五年發展規劃,并納入我辦總體規劃;8月,正式啟動了案例集編撰和課題中期評審工作,初選2004年以來我辦取得的重大審計成果或具有特色的審計事例40余個編寫審計案例,傳承哈辦優良的審計工作作風與寶貴經驗,現已進入編寫初稿階段;在課題中期評審活動中,課題專家評審組對課題中期進展情況進行審查打分,11個課題均通過了評審。
三、宣傳工作形勢喜人
為鼓舞斗志、樹立研究會良好形象,研究會下大力氣抓好對內對外宣傳工作。上半年,在中國審計報、審計署門戶網站等刊登工作宣傳稿件,占全辦稿件半數以上,并編發了數期情況反映,宣傳研究會工作情況。截至目前,會員已在各類報刊發表審計研究文章40余篇。
同時研究會積極與中國審計學會加強聯系溝通。2010年4月,組織會員參加中國審計學會進行的審計機關審計理論研究骨干情況調查和個人會員申請工作,40余名會員報名。
四、加強研究會自身建設
新改組的研究會成立了秘書處,同時,為了突出計算機審計的重要性,成立了計算機理論研究分會。秘書處全體成員充分發揚奉獻精神,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外,抽出時間和精力為會員做好服務工作。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在完善組織和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制定章程和年度計劃,搭建了研究會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框架。
二是建立了分工負責、提示督辦、例會報告、工作通報、檔案管理五項工作制度,努力使研究會各項工作向經?;?、規范化、透明化方向發展,增強執行力。
目前,秘書處已召開了兩次季度例會,5名成員各有分工,各項制度執行情況良好,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會內全部信息以各種形式向全體會員公開,全部工作資料在秘書處存檔。(作者: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辦 張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