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科研是整個審計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推動審計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上級審計機關和審計學會的關心指導下,這些年紹興審計科研工作努力適應形勢,加大投入,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強化管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近三年,紹興市審計局累計公開發表審計科研成果60多項,其中《審計研究》雜志發表論文2篇,《中國審計報》、《中國審計》、《中國內部審計》、《浙江日報》等發表論文及調研文章30多篇;承擔資助性科研課題6項,均為省審計廳和市社科聯立項的重點課題;獲得各級各類獎勵20多個,其中審計署優秀審計論文三等獎1篇,省廳優秀審計論文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
一、突出二大目標,圍繞“效”字抓科研
劉家義審計長曾多次強調,審計科研應起到“智庫”的作用。近幾年我們主動順應這一要求,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把追求實效擺在審計科研工作的首要位置,明確提出并積極落實服務宏觀決策、服務審計實踐的“兩個服務”目標。
(一)服務宏觀決策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審計工作的重要方針,也是審計科研工作的指導原則。我們堅持把黨委政府關注、人民群眾關心、審計事業關聯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作為審計科研的主攻方向,確保研究成果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為局黨組科學決策、推進工作服務。近幾年我們緊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審計創新轉型搞好科研選題,積極申報省廳和全市重點課題,主動策劃既能揚審計之所長、又能填補空白的課題項目,形成了一些有影響力的決策咨詢成果:《國家審計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宏觀服務型政府投資項目績效審計研究》、《基于紹興實踐的全部政府性資產審計研究》等課題成果,都獲得了紹興市領導干部優秀理論調研成果獎,并被市委《決策參考》、市政府《調查研究》等全文刊載,有的還得到了書記、市長的批示。
這些課題研究成果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選題都緊密圍繞改革和發展的熱點。無論是新農村建設、政府投資項目績效還是政府性資產管理,都是黨委政府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國家審計發展戰略層面的問題;二是課題成果都有所創新突破。每個課題不僅注重學習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在獨立研究分析的基礎上,突破并提出一些屬于自己的創新觀點,力求從宏觀的戰略管理、中觀的制度體系和微觀的操作辦法三個層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機制,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三是課題論證方法明顯優化改進。每個課題力求避免從理論到理論,都運用了實證研究的方法,對規范研究的結果加以佐證。如通過調查問卷廣泛征求黨委政府領導、“兩代表一委員”、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針對性地安排開展相關審計項目等,實證部分為檢驗課題報告提出的理論框架和操作辦法的準確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支持。
這些課題成果因此也在服務決策上,真正發揮和起到了“智庫”的作用。如《國家審計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課題,以農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問題為重點,以新農村建設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和管理為主線,以促進各項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為目的,深入剖析了新農村建設資金分配管理體制不順、監督缺位、使用效率不高,新農村建設審計法律環境、思路規劃、審計處理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了新農村建設審計必須把握重點、正確定位、整合資源、改善管理等觀點,基本實現了課題研究“三個服務”的目標:一是為推動新農村建設服務。通過揭示涉農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正處在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特殊時期的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二是為推動審計事業發展服務。財政資金逐步向農村傾斜,審計監督視線和工作重點必須隨之調整,確保審計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始終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三是為基層審計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在農村,課題研究為基層審計工作直接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和實務支持,為其省卻了不少彎路。該課題成果不僅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還獲評省廳2007年度優秀審計論文一等獎、紹興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第六屆蔡元培獎等,成果論文先后被《中國審計》、《中國內部審計》、《北京審計》、《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紹興學刊》等轉載。
(二)服務審計實踐
理論來源于實踐,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反過來又指導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這也是審計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們一貫強調審計科研必須為審計實務服務,并采取切實措施避免“兩張皮”現象:一是優化科研項目的遴選機制。推行科研項目制管理,抓住項目策劃論證、立項爭取、資源配置、項目跟蹤、結項論證等各個環節,積極推行項目化管理模式,從源頭上把好項目立項關。去年我們確定15個課題作為市級重點課題,其中1個課題被被省審計學會確定為重點課題,其余14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