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常州市審計學會持續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通過培養骨干、拓寬渠道、完善機制等舉措,重點抓好課題研究,加大對審計成果“附加值”的挖掘和加工,組織申報省審計學會、市級研究課題12項,積極發揮理論研究對審計實踐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抓好一個關鍵。理論研究骨干的培養和使用是推進理論研究的關鍵。學會將推進理論研究工作與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協調推進,將理論研究成果作為個人考核、提拔的重要指標,促進發揮理論研究對個人成長進步的推動作用。樹立“以工促研、以研帶工”理念,實行導師制、結對制,充分發揮處室負責人、業務骨干的輻射帶動作用;組織開展青年論壇、理論研討、讀書交流等活動,加快青年干部的成長。 擴寬兩類渠道。在審計機關層面,認真學習《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規定》《江蘇省審計廳審計科研課題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江蘇省審計廳《關于發布2020年度審計科研課題的通知》的要求,發動全市審計機關、高校、內審單位積極參與,精心篩選課題、組建優質團隊、做好課題論證。在市級機關層面,加大與市科協、市社科聯、市科技局以及市委辦等部門單位的聯系,將科研課題、軟科學課題和調研課題統籌安排,做到資源共用、人員互通、成果共享。 完善三項機制。一是項目課題制。大力推行審計項目課題化,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術研究與項目實施相結合,將課題研究寓于具體審計項目實施中,將審計項目成果轉化為課題研究成果。二是課題認領制。根據中國審計學會、江蘇省審計學會年度工作要點,在全市審計機關制定下發年度理論研究計劃,將審計署2項和省廳1項課題確定為重點研究課題,明確總體要求、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分層次、有計劃地落實理論研究任務。三是考核激勵制。將理論研究成果評選獲獎情況和采用發表情況納入處室年度考核、公務員個人量化考核中,專門開展年度理論研究成果評選,切實發揮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不斷提升審計干部參與理論研究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