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要實現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以及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全覆蓋,充分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科技強審是必由之路。
為此,審計署成都特派辦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專門組織召開了2019年度大數據審計研討推進會。財政審計處等9個業務處室以及計算機審計處分別就各專業審計或大數據審計開展現狀、當前存在的困難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向全辦干部進行介紹,并開展了專題研討。
在專題研討中,各處室如數家珍。財政審計處匯報了開展財政數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試點情況,資環審計處介紹了資環數據實驗分析平臺的建設情況,金融審計處積極探索應用圖數據庫取得的明顯成效,社保審計處初步建立了社保審計主題數據倉庫……交流研討十分熱烈,全辦審計干部切實感受到了大數據審計的無限魅力。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叭绾未蚱茢祿g的壁壘?”“大數據給‘以樣本分析推斷總體’的傳統數理方法提出了挑戰,審計如何運用?”“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之間如何實現融合分析?”……聽到這些問題時,大家也深感壓力和挑戰。
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面臨新的形勢,2019大數據審計怎么干?該辦負責同志在總結講話中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著力提升大數據審計意識。要讓全辦每名同志都必須牢固樹立“無大數據不立、無大數據不興”的理念,增強大數據審計的緊迫感,主動適應新時代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二是優化審計組織方式,做到“四個結合”。積極探索融合式、“1+N”等組織方式,努力實現“兩個統籌”,做到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項目審計與非項目審計相結合、線性數據分析與非線性數據挖掘相結合、分散分析與集中分析相結合。三是深度整合大數據分析資源。出臺加強數據分析工作的意見,加強年度規劃和統籌整合,充分發揮全辦數據分析團隊作用,加強對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切實防止“僵尸數據”,打破“數據孤島”。四是持續提升大數據審計能力。要始終保持能力不足、“本領恐慌”意識,開展“能力建設年”活動,切實提高全辦同志大數據審計能力。(趙洪超 吳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