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負債、環境負債與自然資源資產負債
耿建新 唐潔瓏
2.大數據環境下政府采購審計思路和技術方法探討
鮑朔望
3.政府審計的分析框架探討
莊尚文
4.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及啟示
付宏琳
5.PPP項目跟蹤審計探討
王立國 張 瑩
6.審計對象關系網絡構建方法研究
趙 琛
7.審計機關廉政風險防控關鍵路徑研究
畢秀玲 劉 潔 等
8.政府預算執行審計與決算草案審計整合研究
王祥君
低碳評價體系研究[兩篇]
9.基于碳排放價值鏈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閆華紅 吳啟富 畢 潔
10.基于層次分析法下低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陳洋洋 王宗軍
11.審計師行業專長與企業費用粘性
宋 常 楊華領 李沁洋
12.獨立性與行業專長對客戶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梅 丹 高 強
13.新聞的信息增量、審計監督與政府財務信息披露
張 琦 鄭 瑤 寧書影
14.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提高審計質量了嗎?
劉文軍
15.人力資本、組織資本與會計師事務所市場業績
——來自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的經驗數據
李江濤 嚴文龍
負債、環境負債與自然資源資產負債
耿建新 唐潔瓏
【摘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的震動。但是,與此相關的學術、實務界對這一報表的構成要素及其表達方式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甚至形成了編制報表工作的隱形障礙。本文試圖以自然資源負債的存在及其表現為線索進行分析與探討,為此項重要工作的順利開展掃清障礙。首先回顧了負債、環境負債和自然資源負債的由來及相關定義,并對三者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本文認為,根據三者的關系及國際上的相關指南和實踐,相對于自然資源資產的負債這一要素至少在現階段還不能確認,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應當正名為自然資源資產平衡表;學術界、實務界中主張確認自然資源負債的一方實際是混淆了環境負債和自然資源負債的關系,陷入了理論的怪圈和泥潭。由此,本文建議,將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正名為自然資源資產平衡表,此提法既符合與國際接軌的需要,也符合表格編制的實質。
大數據環境下政府采購審計思路
和技術方法探討
鮑朔望
【摘要】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政府采購審計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創新、發展、提升、深化的機遇。本文闡釋了現階段政府采購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政府采購審計的數據環境,提出大數據環境下政府采購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把握政府采購的整體運行情況,反映現行政府采購領域存在的體制機制制度性或重大違法違規問題,關注相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等;審計內容和重點是總體反映政府采購制度的執行和績效情況、精準打擊重大違法違規問題案件線索以及開展政府采購信息系統審計;審計組織管理方式由單一的現場審計轉變為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相結合,由單一的靜態審計轉變為靜態審計與動態審計相結合,由單一的事后審計變為事后審計與事中審計相結合;審計技術方法包括廣泛采集政府采購相關數據、構建政府采購審計數據分析模型、運用先進的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手段三大方面。
政府審計的分析框架探討
莊尚文
【摘要】 運用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分析政府審計問題一般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但其在分析單一權威制下政府審計問題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國家治理的現實需要,運用“治理域”“科層控制”“政策指令覆蓋度”“剩余控制權”等概念范疇,初步構建了分權模式下納入政府審計的基本模型架構。這一框架的核心問題是地方政府在“生存約束”和“認可激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與委托代理框架的參與約束與激勵相容約束有所區別。最后在構建的框架中探討了政府審計對財政分權制度、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的互補性,進一步揭示了政府審計的治理功能。
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政策執行
情況跟蹤審計及啟示
付宏琳
【摘要】 美國對“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以下簡稱“復蘇法案”)執行情況跟蹤審計的特點包括高層督導、點面結合、充分溝通、信息共享;依靠現有的單一審計制度(Single Audit),在此基礎上開展風險導向、關注內部控制的合規性審計和以數據質量為切入點的績效審計;在法案信息發布平臺頻繁發布高信息含量的審計報告。我國的審計界應該借鑒來自美國的經驗,特別應該注重在跟蹤審計中完善內部控制、逐步降低系統性風險,并將強調數據質量的績效審計納入跟蹤審計的范疇
PPP項目跟蹤審計探討
王立國 張 瑩
【摘要】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以下簡稱PPP)的項目投資運營管理模式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本文從國家治理的維護法律秩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動態均衡調整三個特征視角,分析了對PPP項目開展跟蹤審計的重要意義?;趪抑卫硪暯呛腿芷趦r值理論,提出應將法制、效率、求實、公正、責任和廉潔的觀念貫穿始終,探索創新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四維度跟蹤審計模式,對PPP政策落實情況、項目立項可行性、項目過程合法合規性、項目投資績效開展審計,推動政策落地、鼓勵創新發展、維護保障民生、促進深化改革、提升資金績效、促進反腐倡廉,促進實現國家良治。
審計對象關系網絡構建方法研究
趙 琛
【摘要】 本文論述了利用審計數據將審計對象的多種社會屬性予以形式化表示、將特定的審計問題一般化為數學問題可能性和必要性,闡述了基于這種形式化表示再現審計對象的特定社會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之上查找多個審計對象關系集合中重要節點的應用方式。此外,還通過多個審計實例在方法層面上應用關系網絡分析算法,對審計對象以及與之相關的人員、機構所形成的網絡進行分析,從度中心性、介數中心性等角度描述網絡中不同主體的特性。經過審計實踐檢驗,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審計數據的復雜關系網絡構建,能夠幫助審計人員查找網絡中關鍵人物和團體,鎖定關注對象,為下一步審計提供線索。
審計機關廉政風險防控關鍵路徑研究
畢秀玲 劉 潔 等
【摘要】 審計機關是反腐敗的利劍和公共權力運行的“緊箍咒”,但現實中還存在審計腐敗的現象,構建廉政風險防控體系成為審計機關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審計實務中不乏廉政風險防控的良好實踐,但尚缺乏結合典型案例進行的深度分析。本文采用內容編碼分析法,對威海市審計局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進行個案分析,結合其他審計機關廉政風險防控路徑驗證,歸納出審計機關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環境、審計業務執行、制度機制、監督制約、機關內部綜合管理六類廉政風險,其中審計業務執行是審計機關廉政風險主要來源。亦歸納出由廉政風險排查、預防、監控預警構成的運行機制和由制度建設、思想教育和監管問責構成的保障機制,探究了審計機關廉政風險防控路徑。
政府預算執行審計與決算草案
審計整合研究
王祥君
【摘要】 本級決算草案審計與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在審計目標、審計范圍以及審計重點和內容等方面是一個連續、動態和相互銜接的過程。二者的整合是法律和現實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僅在審計內容方面可以取長補短,使審計目標更具宏觀性和整體性,而且有利于完善現行預算執行審計,促進建立和完善現代政府決算審計制度。二者的整合將最終向本級決算草案審計模式轉變。政府預算執行審計與決算草案審計的整合還要應對省級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改革給預算執行審計和決算草案審計帶來的挑戰。因此,整合模式要求在審計重點內容、預算科目審計、與其他專業審計的協同、審計工作報告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并準確把握本級決算草案審計的重點與難點問題。
基于碳排放價值鏈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閆華紅 吳啟富 畢 潔
【摘要】 鑒于傳統業績評價體系僅基于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進行構建,沒有考慮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供應鏈環境,更沒有將日益嚴峻的碳排放環境考慮在內,因此以碳排放為核心視角,從碳排放對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出發,在企業價值鏈的基礎上,描繪碳排放元素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上的運動軌跡,并據此構建基于碳排放價值鏈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將企業的碳排放狀況納入到對企業的績效評價工作中,通過引入綠色EVA概念,在傳統經濟增加值的基礎上,將建立的績效評價體系中各項指標作為調整項,創新性的構建了新綠色EVA指標,作為評價企業碳排放下績效的最終指標。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法,確定績效評價體系中各模塊各指標的權重,并運用比較分析法,對案例企業進行基于碳排放價值鏈的企業績效評價,確定碳排放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基于層次分析法下低碳審計
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陳洋洋 王宗軍
【摘要】 低碳審計作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監督手段,在低碳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構建低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實現低碳審計的目標,促進低碳審計的發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低碳審計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采用層次分析法從經濟效益、低碳消費、低碳技術、環境資源和低碳政策五個方面構建了低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利用低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30個省市進行了評價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區低碳情況表現較好,山西、寧夏、內蒙古、新疆等省市則表現相對較弱。本研究為低碳審計提供了一套科學、可靠的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了審計效率,并為進行低碳評估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審計師行業專長與企業費用粘性
宋 常 楊華領 李沁洋
【摘要】 行業專長是審計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擁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更有意愿和能力發揮其公司治理作用。本文以2011—2014年我國上市公司為樣本,檢驗了審計師行業專長對企業費用粘性的影響。研究發現,審計師行業專長水平越高,企業費用粘性越低,并且這種關系在國有企業中更顯著。使用緩解內生性問題的二階段最小二乘法和相關穩健性測試,均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結論。從審計師行業專長角度研究企業費用粘性問題,不僅有助于進一步識別審計師發揮治理作用的機制和情境,而且對降低企業的費用粘性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獨立性與行業專長對客戶
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梅 丹 高 強
【摘要】 穩健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盈余質量特征。獨立性和行業專長分別代表著事務所有意愿披露和有能力發現錯報的概率,從而影響審計質量。會計師事務所通過提高獨立性和行業專長來保證客戶會計穩健性,是其應對風險和提高審計質量的重要舉措。以2008-2013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檢驗發現獨立性和行業專長在影響客戶會計穩健性方面具有互補作用。即當獨立性較強時,事務所行業專長有利于提高客戶會計穩健性;但隨著獨立性的降低,該作用也減弱。顯示在進行客戶選擇時,事務所保證更高的獨立性相比發揮行業專長可能更重要,事務所不應因發揮行業專長而降低或忽略獨立性的要求。
新聞的信息增量、審計監督
與政府財務信息披露
張 琦 鄭 瑤 寧書影
【摘要】 政府財務信息公開是建立透明政府和責任政府,進而實現有效政府治理的前提。但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量,政府官員難以自愿提升信息披露程度。輿論監督與審計監督均能對官員的信息披露動機產生影響,從而發揮信息治理作用。本文以中央部門為樣本,研究新聞報道與審計監督對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作用機理與效果,發現:(1)新聞報道能夠顯著提升政府財務信息披露效果,且其提升作用部分依靠政府審計的介入而實現;(2)具有信息增量的新聞報道在已審與未審樣本中均能夠發揮信息治理作用,而不具有信息增量的新聞報道則需要依托政府審計介入實現信息治理功能;(3)相對于不具有信息增量的新聞報道而言,具有信息增量的報道更能引發政府審計的介入。
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提高審計質量了嗎?
劉文軍
【摘要】 針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具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執業質量檢查,研究其能否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以操縱性應計利潤作為審計質量的度量指標,研究發現會計師事務所在中注協執業質量檢查后客戶的操縱性應計利潤顯著降低,表明執業質量檢查提高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一步研究發現中注協執業質量檢查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集中在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注協執業質量檢查不會影響檢查中有注冊會計師被懲戒的事務所客戶的操縱性應計利潤,但會讓這些事務所變得更為謹慎,表現在未來更可能對客戶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這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監管以及中注協執業質量檢查效果問題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人力資本、組織資本與
會計師事務所市場業績
——來自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的經驗數據
李江濤 嚴文龍
【摘要】 在做大做強的行業發展背景中,會計師事務所人力資本通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影響其執業機會、執業能力和執業效率進而影響事務所市場業績。而組織資本構成了人力資本執業活動的組織平臺,既可以通過為執業活動提供平臺來影響執業活動的各個要素,又可以通過促進人力資本來間接影響事務所執業活動,并最終調節人力資本的市場業績效應。我們將探索式分析與實證研究結合,驗證了人力資本對市場業績具有顯著影響。同時,部分組織資本能夠正向調節人力資本對會計師事務所市場業績的影響。此外,事務所的健康投入、人才培訓、制度完備性以及多元化經營策略能夠產生普遍的正向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