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理論框架和實踐分析
王家新 鄭石橋 尹 平
2.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研討會綜述
王 慧
3.國家審計在防范區域金融風險中的作用研究
董維明 馮根福
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研究[兩篇]
4.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應著眼地方與國家戰略的精準對接
付忠偉 陸小平 黃翠竹
5.基于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實踐的思考和分析
黑龍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6.基于博弈視角的國家審計風險分析
趙 息 張世鵬
7.國家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控制機制有效嗎?
——以審計廉政承諾、崗位輪換和違規處罰為例
張 川 婁祝坤 朱夢嬌
8.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中政府性債務的審計困境與對策研究
周小付 趙 偉
9.基于內部控制框架的我國稅收執法風險影響因素研究
管永昊 賀伊琦 趙婷婷
10.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關注度與真實盈余管理行為
崔 云 唐雪松
11.整合審計下的內部控制審計水平與財務重述
鄭 偉 朱曉梅 季 雨
12.基于核心管理機制的內部控制動態定位與實現路徑研究
王金鳳 杜恒波 劉 剛
13.審計收費與股價崩盤風險
萬東燦
14.注冊會計師職業群體價值取向探討
馬元駒 楊世忠
15.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審計規制體系構建研究
葉陳云 楊克智
16.我國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研究
馬新彬
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
理論框架和實踐分析
王家新 鄭石橋 尹 平
【摘要】 法治、效率、透明、責任性、廉潔是國家良治的核心要素,國家審計在國家良治的核心要素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處于中堅地位,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國家審計在國家良治各核心要素中發揮作用是通過保障機制來實現,通過揭示機制、威懾機制、預警機制和抵御機制,抑制機會主義傾向和次優問題,從而保障制度的良好設計及執行,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保障。雖然國家審計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具有共性,但是由于不同國家強調國家良治的不同維度,從而也強調不同的保障機制,所以各個國家的審計制度安排會呈現明顯的差異化。
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研討會綜述
王 慧
【摘要】 為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措施落實中的保障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審計學會于2015年9月24-25日上午在北京召開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專題研討會。這次研討會收到論文207篇,經篩選,其中36篇論文入選研討會論文集。研討會上,來自審計署財政審計司、金融審計司、外資審計司、資源環保審計局和農林水利審計局的領導和專家作了專題發言。8篇論文的作者或主要執筆人作了交流發言。與會代表圍繞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的目標、內容和重點,審計機關開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的經驗和做法以及存在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做好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國家審計在防范區域金融風險中
的作用研究
董維明 馮根福
【摘要】 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在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不確定因素、不穩定因素增加,各類隱形風險有逐步顯性化的趨勢,區域性金融穩定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本文從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入手,結合國家審計實踐,從多個維度分析了區域實體經濟領域,銀行業金融機構、信托、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機構,地方非金融機構和民間借貸等領域的金融風險及成因,并從加強金融審計的角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防范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對策和政策建議。
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應著眼地方與國家戰略的精準對接
付忠偉 陸小平 黃翠竹
【摘要】 本文以遼寧省審計廳2015年東北振興政策舉措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實踐結果為基礎,結合當前遼寧振興的總體態勢,深入分析了當前東北振興政策跟蹤審計的難點與重點,包括階段性審計目標需要進一步明確,國家對東北振興政策扶持、支持的任務、原則與邊界需要整體把握,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傳統優勢需要明晰,落實進展情況的“擠水分” 工作亟待加強等,并嘗試將東北振興政策跟蹤審計劃分出直接對接、落地對接和主動對接三個階段,進而針對不同階段分別提出了審計重點,探尋了審計的動態指導方式,提出了突出政策目標牽引,跟蹤政策要從常規落實向主動落實、創造性落實深入,跟蹤單項的政策落實要向跟蹤整體的政策目標協調推進等創新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的思路。
基于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實踐
的思考和分析
黑龍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摘要】2014年8月全國各級審計機關開始對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從一年多來的審計實踐看,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工作中存在著審計風險大、審計事項取證難、審計職能與管理職能過于貼近、審計成果不能夠充分體現和審計組人力資源缺少相對穩定性等問題,主要原因有審計程序不具備常規性,審計覆蓋面廣、情況復雜,常規審計理念無法滿足需要,審計資源總量相對不足且人員構成不能滿足需要以及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分析研究不夠等。為解決上述問題,應采取強化政策梳理準備工作,探索風險和質量管控的重點環節及方式,創新審計方式,合理區分審計責任與政策措施落實管理責任,探索數字化管理方式和搭建審計資源管理平臺等措施。
基于博弈視角的國家審計風險分析
趙 息 張世鵬
【摘要】國家審計是受托經營管理者、審計人員、審計機關和審計委托方四方博弈的過程,其間審計風險的產生根源就是信息不對稱。本文以信息不對稱為基礎,通過構建這四個局中人的多階段動態博弈模型,分析了國家審計各參與方的行為選擇和影響因素,及各決策策略對應的收益成本。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弈決策樹,進而計算分析了受托經營管理者采取合規經營、審計人員采取合規審計、審計機關實施高質量管理、審計委托方實施高質量監督的博弈策略條件,以及影響策略選擇的關鍵因素。根據博弈結果分析,提出了提高國家審計質量、控制審計風險的主要措施:加大對受托經營管理者違規的懲罰力度,強化對審計人員的監督考核,改進審計方式方法,加強審計信息的公開和監督等。
國家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控制機制有效嗎?
——以審計廉政承諾、崗位輪換和違規處罰為例
張 川 婁祝坤 朱夢嬌
【摘要】 基于問卷調查的數據,實證檢驗了國家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控制機制的有效性以及在不同審計業務環境下審計職業道德控制效果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國家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受職業道德控制機制的影響。進一步研究發現,審計業務復雜度對職業道德控制機制的有效性具有調節作用。當面臨復雜的審計業務時,審計廉政承諾和崗位輪換對職業道德違背的抑制作用得到顯著加強,但違規處罰的作用效果并無明顯差異。
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中政府性債務的審計困境與對策研究
周小付 趙 偉
【摘要】 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是公共產品供給的新方式,但其發展伴隨著政府性債務膨脹的風險。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中政府性債務的審計困境是各國都面臨的挑戰,其根源不僅是擔保計價等技術問題、多個財務報告主體等管理問題,還是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內在的產權結構問題。在分析了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中政府性債務的類型、時空特征、測算方法之后,本文基于產權經濟學的視角,以債務的公私屬性為中心,從共同債務、法律意義上和經濟意義上投資人分離、風險導向和控制權導向審計不一致、控制權分散等角度解釋了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中政府性債務的審計困境。推進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中政府性債務的審計,要從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的產權性質、網絡化組織特征、主要風險的分配等角度也發。
基于內部控制框架的我國稅收執法風險影響因素研究
管永昊 賀伊琦 趙婷婷
【摘要】 很多國家對政府內部控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有利于政府治理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稅收是重要的政府部門之一,稅收執法風險日益受到理論與實務界的重視。由于量化方法的局限,現有研究列舉了多種可能影響稅收執法風險的因素,但難以判斷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使用內部控制框架可以有效的對這些因素進行分類,以此設計調查問卷并使用層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從內部控制五要素來看,風險評估方面稅收執法風險最大,其后依次為控制活動、監督評審、信息溝通和控制環境。從重要單項因素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廉政風險、違規審批發票、風險管理崗位、內控監督評價和納稅申報處罰,需要將這些因素作為防范稅收執法風險的重點領域。
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關注度
與真實盈余管理行為
崔 云 唐雪松
【摘要】 審計保險假說下,審計師對審計報告使用者負有合理保證義務和賠償責任,因此,法律責任風險就成為影響審計師執業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我國證券市場2003—2013年簽字審計師個人層面數據,基于審計收費溢價和法律責任風險,構建了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關注度指標,實證分析了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關注度與真實盈余管理行為的關系。研究發現,雖然真實盈余管理行為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但是,隨著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關注度的提升,被審計公司真實盈余管理程度顯著降低。同時,在審計師面臨不同風險環境時,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關注度與真實盈余管理之間關系更明顯。以上研究結果有助于從審計師法律責任風險角度深入理解審計質量及其后果。
整合審計下的內部控制
審計水平與財務重述
鄭 偉 朱曉梅 季 雨
【摘要】 】我國2010年開始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目前內部控制審計的實施效果令人關注但缺乏深入研究。通過分析整合審計下內部控制審計水平與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關系,得出在我國現有環境下,整合審計能夠提高審計質量、減少財務重述的推論,而且內部控制服務水平越高,財務報表審計質量越好,財務重述發生的可能性越小。圍繞這一假設,以內部控制審計費用和上市公司財務重述行為分別作為內部控制審計水平以及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利用2012—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內部控制審計費用與年報審計費用數據進行檢驗。結果表明,內部控制審計費用和總審計費用越高,上市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的可能性越低,證明了注冊會計師為公司提供內部控制審計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其財務報表審計質量,并得出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審計和相關信息披露,進一步改進財務報表審計質量的政策啟示。
基于核心管理機制的內部控制動態定位與實現路徑研究
王金鳳 杜恒波 劉 剛
【摘要】國內外與內部控制相關的指導性規范陸續出臺和修訂,為企業內控的完善提供了思路,但在理論指導下,究竟應如何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使內部控制落地生效發揮作用,是每個組織和理論研究者追求的目標。本研究選取正經歷跌宕起伏的煤炭行業成功煤企A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案例企業內部控制方向的動態定位,以及通過核心管理機制促使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路徑和保障機制。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健全是一個循序漸進、開放、系統的過程,需要管理層積極響應和良好的企業文化,需要細化的規章制度跟進,也需要全體員工參與以及信息化技術手段的輔助等。本研究為特殊行業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的落地生效,提供了可借鑒的素材。
審計收費與股價崩盤風險
萬東燦
【摘要】本文選取2002—2012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研究了審計收費對于公司股價崩盤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審計收費越高,股價崩盤風險越低;正的異常審計費用越高,股價崩盤風險越低,但沒有證據表明負的異常審計費用對股價崩盤風險有顯著影響。以上結果說明,較高的審計收費能夠促使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投入,進而提高審計質量,降低股價崩盤風險;注冊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存在質量控制底線,并不會因為審計費用過低而顯著降低審計質量。本文的研究可以豐富我們對于審計收費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豐富我們對于股價崩盤風險形成機制的認識。
注冊會計師職業群體價值取向探討
馬元駒 楊世忠
【摘要】 注冊會計師群體的價值取向是這個職業群體的思想觀念、職業道德和價值追求的高度概括,是該職業群體基本價值立場和價值態度的表達,也是該職業群體自信自尊的精神支柱。凝練與宣示該群體的價值取向對于會計文化建設,對于該群體的職業自信自尊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把該職業群體的價值取向歸納為:公正誠信、廉潔勤奮、受托保密和能力勝任。通過對價值取向的凝練和宣示,使該職業群體對自己這個職業群體的價值取向有進一步的理解、認同、接受、信服和景仰,最終上升為該職業群體的行動準則并內化為道德準則。只有這樣注冊會計師職業群體才有職業自信自尊的基礎,會計文化才會有厚
重的根基和永存的靈魂,會計強國之夢的實現才不會遙遠。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審計
規制體系構建研究
葉陳云 楊克智
【摘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我國國有企業深化產權管控制度改革進程中探索出的一種新型企業法人組織形式是,接受國有資產終極所有者授權專事資本投資與資本運營的市場經營主體;對于增強國有資產宏觀調控職能,發揮國有資源控制力與影響力,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目標具有積極意義。如何強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審計規范與制衡的職能是影響其能否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內生制度因素。本文從構建有別于傳統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審計規制體系的視角展開研究,認為我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審計規制體系基本內容應包括規范建設、目標導向、責權范圍、執業程序、評價改進與配套支持等五個有機融合的子系統,并提出了發揮內部審計規制體系全面規范與持續制衡功能的相關政策建議,希望研究內容能有益于我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審計監管制度的逐步完善。
我國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研究
馬新彬
【摘要】近年來,危機后金融治理的推進和內部審計行業的轉型對內部審計服務于中央銀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實踐表明,風險導向審計是內部審計發展的趨勢之一,能夠實現內部審計職能與中央銀行風險管理、組織治理緊密結合。目前,運用風險導向審計的原理理念,確立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進而實現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風險評估與中央銀行風險治理相融合的需求日顯迫切。本文引入宏觀審慎視角,對我國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進行了研究。研究認為,我國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在中央銀行風險管理框架中發揮有效作用,確立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就是重要途徑。當前,確立我國中央銀行內部審計部門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具有良好的實踐基礎和制度環境,包含了目標、流程和組織架構等多維度要求,需要在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漸進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