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深化審計基本理論研究 推動審計管理體制改革 董大勝
2.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專題[三篇]
(1)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現狀、困難及對策 江蘇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2)深化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的途徑和對策 黑龍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3)完善審計制度與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 廣東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3.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式績效審計模式研究 彭沖 胡重輝 陳希暉
4.中國審計文化歷史變遷的特征探討 譚建立
5.不完全契約框架下PPP項目績效審計探討 吉富星
6.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政治關聯與權益資本成本 全進 劉文軍 謝幫生
7.董事高管責任保險與審計費用 袁蓉麗 李瑞敬 李百興
8.審計師-客戶匹配度、審計師變更與審計費用 酒莉莉 劉媛媛
9.異質性機構投資者持股水平與審計收費 夏寧 楊碩
10.高管從軍經歷影響審計費用嗎? 權小鋒 徐星美 尹洪英
11.審計師感知分析師行為的新解釋 許汝俊 袁天榮
12.審計師行業專長緩解了資產誤定價嗎? 王生年 宋媛媛 徐亞飛
13.公允價值分層計量、環境不確定性與審計質量 楊書懷
14.簽字會計師-高管鄉音關系與審計質量 袁德利 許為賓 等
15.“四大”審計會影響銀行貸款損失準備嗎? 米春蕾 陳超
摘 要
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現狀、困難及對策*
江蘇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摘 要】 研究市縣審計機關發展對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及國家治理中發揮基層監督和促進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配套文件明確提出的對省級以下地方審計機關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改革作為研究基礎,以全國7 個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的江蘇省作為研究對象,闡述了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的現狀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從審計處理處罰、審計矛盾風險、
審計干部隊伍以及審計內部管理等維度分析了面臨的困難和不足,提出了加大審計執法力度、合理配置審計資源、有效防范審計風險、推進審計隊伍建設、提升審計管理和綜合能力等對策和建議。
深化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的途徑和對策 *
黑龍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摘 要】 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國家審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市縣審計機關作為國家審計系統的基石,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審計事業的持續發展。本文從分析市縣審計機關現狀及存在的審計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人員調配和項目安排機動能力弱、所屬事業單位成為改革難點、審計質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等問題入手,指出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市縣審計機關人員少、知識結構不合理、后備力量不足、審計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審計工作任務重、臨時交辦工作多、技術手段落后等,并從明確各級審計機關功能定位、提高審計人員能力和素質、建立健全審計項目計劃統籌管理機制、推動所屬事業單位及事業編制人員改革、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六個方面切入,提出發展途徑和建議,為深化市縣審計機關發展提供參考。
完善審計制度與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研究*
廣東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完善審計管理體制,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是黨中央對審計工作做出的重要決策。當前,廣東省完善審計制度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對市縣審計機關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完善審計制度為市縣審計機關的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遇;另一方面,能否通過完善審計制度有效解決基層審計機關的突出問題,也成為市縣審計機關發展的關鍵。本文結合廣東省完善審計制度的試點情況,通過全面深入進行調查,指出市縣審計機關在領導干部管理方式、審計全覆蓋、審計質量控制、審計整改、審計隊伍素質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問題,從聚焦主業、構建審計一盤棋、明確領導班子提名權、建立統一的審計職業保障機制、建立審計輔助人員制度以及加強對下級審計機關的考核培訓等方面提出解決對策。
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式績效審計模式研究 *
——以X 市智慧停車規劃與管理項目績效審計為例
彭 沖 胡重輝 陳希暉
【摘 要】 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掀起了新一輪審計思維變革的浪潮。本文以X 市路邊智慧停車規劃與管理活動為案例進行研究,利用海量交通管理大數據和多種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探討績效差異改進型審計,從中歸納出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式績效審計在審計環境、主體、方法、定位、證據、評價標準等方面的新特征和實踐經驗。研究顯示:大數據驅動著審計環境與績效審計的雙向拓展;審計主體上審計機關更適合開展數據式績效審計,而該模式傾向于數據分析方法和可視化技術的綜合應用,為開展績效差異改進型審計創造了條件;審計對象的變化帶來審計證據類別、特征及取證模式的變革。此外,大數據環境還給審計評價標準帶來新的挑戰。
中國審計文化歷史變遷的特征探討*
譚建立
【摘 要】 審計與審計思想及審計文化存在著密切關系。從審計文化的視角,通過對審計歷史變遷的研究,考察中國古代審計的思想標準、評價標準及制度標準,得到古代審計文化的四大基本特征,即公正公義、分官任職,廉潔無私、忠于職守,查貪糾弊、保障皇權,統一標準、考量政績。公正公義、分官任職是中國古代整個審計機構設置變遷的歷史脈絡,廉潔無私、忠于職守是古代審計人的慣有風范,查貪糾弊、保障皇權是古代審計人的根本職責,統一標準、考量政績推動形成審計統一的思想標準、評價標準和制度標準。這都是古人留下的寶貴審計文化,對于指導現代審計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不完全契約框架下PPP 項目績效審計探討*
吉富星
【摘 要】 當前,我國PPP 發展成績顯著,但也存在不規范、效率低下等問題。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源于不完全契約特性,由此導致重復博弈、行為異化。PPP 項目績效審計應基于績效管理、合同治理角度,以“防風險、提效率”為導向,高度重視、深度介入前端投資決策與合同訂立,并關注實施中的“風險- 收益”動態調整、績效優化。PPP 項目績效審計應以合同完備性與治理為主線,加強全過程跟蹤審計、突出各階段審計重點,以此形成高效閉環與聯動審計。尤其要強化項目發起與論證、合同核心條款、采購透明與競爭性等前端環節的審計,同時,對實施中影響績效的成本核定、重大風險調整、績效考核、定價與付費、預算管理、信息披露等環節開展持續優化審計。
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政治關聯與權益資本成本
全 進 劉文軍 謝幫生
【摘 要】 文章利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這一事件,研究了試點對重污染、資源型企業權益資本成本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考察了政治關聯的增量效應。研究發現,試點對重污染、資源型企業權益資本成本整體上沒有顯著影響,但提高了試點地區沒有政治關聯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還發現試點后沒有政治關聯的重污染、資源型企業業績下降,而有政治關聯的企業業績無顯著變化,這進一步支持了文章的結論。文章研究結果表明,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施會導致重污染、資源型企業面臨更高的權益資本成本,但政治關聯可以弱化這種影響。文章初步檢驗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的經濟后果,也豐富了權益資本成本領域的研究。
董事高管責任保險與審計費用*
袁蓉麗 李瑞敬 李百興
【摘 要】 本文以我國2002~2015 年A 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研究了董事高管責任保險的購買對審計費用的影響及其影響路徑。我們發現上市公司購買董事高管責任保險會增加審計費用,表明購買董事高管責任保險可能轉移了管理層的個人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過度保護,誘發和加劇道德風險,增加代理沖突,進而提高了審計費用。通過Heckman 二階段模型和傾向評分匹配法測試,結論依然穩健。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市場化程度較低或法律環境較差的地區,董事高管責任保險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更加顯著。最后發現,代理成本是董事高管責任保險影響審計費用的中介因子。本文豐富了董事高管責任保險和審計費用的相關文獻,為新興市場中董事高管責任保險的經濟后果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對上市公司、監管者和投資者全面理解董事高管責任保險具有借鑒意義。
審計師—客戶匹配度、審計師變更與審計費用*
酒莉莉 劉媛媛
【摘 要】 審計師—客戶匹配度是影響審計師—客戶關系重構以及審計定價行為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審計師—客戶匹配度與未來審計師變更之間呈負相關關系,這說明如果公司與其審計師之間越匹配,未來發生事務所變更的可能性就越??;變更了審計師的公司,相較于變更前的匹配度,變更后的匹配度顯著提高;審計師—客戶匹配度越高,審計師所收取的審計費用越低,且非正常審計費用也越低;審計師—客戶匹配度能夠顯著緩解審計師變更與審計費用間的正相關關系,說明較高的匹配度有效緩解了事務所變更所帶來的審計收費的增加成本。這些結果表明,更為合理的審計師—客戶組合對事務所和公司而言均具有重要價值。
異質性機構投資者持股水平與審計收費*
夏 寧 楊 碩
【摘 要】 本文以我國上市公司為樣本,從異質性的視角考察了機構投資者持股水平與審計收費的關系。結果顯示獨立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水平與審計收費顯著負相關,進一步研究發現,國有企業增強了獨立機構投資者持股水平與審計收費的負相關性;穩定型的獨立機構投資者較交易型的獨立機構投資者發揮了更好的治理作用。研究結論表明,對我國上市公司而言,獨立的機構投資者能有效發揮公司治理作用,從而改善獨立審計的治理環境。獨立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水平越高,能對我國上市公司發揮更好的治理作用,從而降低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實際審計風險水平,使其相應的審計費用顯著降低。該研究豐富了審計定價理論,進一步完善了審計收費模型,同時也可從側面指導投資者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
高管從軍經歷影響審計費用嗎?*
——基于組織文化的新視角
權小鋒 徐星美 蔡衛華
【摘 要】 組織文化如何影響審計市場是當前研究的前沿。文章從組織文化的視角切入,考察高管從軍經歷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效應及機理?;?003~2014 年中國深滬兩市主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具有從軍經歷的高管所在公司審計費用更低,且這一效應在控制自選擇和內生性問題后依然成立。對影響因素的考察表明,高管從軍經歷對審計費用的負向影響在高質量內部控制、國有企業及高質量審計服務的公司中更加顯著。對機理渠道的探索表明,高管從軍經歷之所以負向影響審計費用在于從軍經歷高管所在的公司代理成本更低,從而降低了審計客戶的固有風險。研究在理論上拓展了“文化與財務”的研究范式體系,在實踐上對于優化審計師決策及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的啟示。
審計師感知分析師行為的新解釋*
—一個關于分析師調研行為的探索
許汝俊 袁天榮
【摘 要】 近年來分析師行為過程研究成為焦點,文章基于信息披露與聲譽壓力機制,探索分析師參與調研行為及其特征對審計投入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相較于調研后未發布預測的分析師而言,審計師對調研后不同期間內發布盈余預測的分析師行為感知明顯;分析師在短時間內發布預測會引起審計師更多關注與投入,且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低聲譽事務所審計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師路演活動的調研方式會引起審計投入增加,但并未強化審計師對調研后短時間發布預測分析師行為的關注。據此,提出相關建議,為最大限度提升分析師與審計師行為互動效應、充分發揮調研作用并最終形成有效的協同外部治理機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鑒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