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期目錄、摘要
目 錄
1.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兩篇] ? ?
(1)中國審計學會部分常務理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座談會觀點摘要
趙 娜
(2)浙江審計工作如何聚焦
——十九大報告中與浙江審計工作直接相關的30句話及其指導意義
浙江省審計科學研究所
2.大數據審計研究專題[四篇]
(1)大數據技術在審計全覆蓋中的應用研究
——以湖北省醫保審計實踐為例
湖北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2)基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
陳 偉 居江寧
(3)基于大數據的天津市預算執行審計探索與實踐
劉夢溪
(4)智慧審計構想與實踐探索
——基于解構法律法規條款
魯清仿 燕萬年 等
3.新時代審計理論創新與制度完善
——2017年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聯合學術年會觀點綜述
吳春梅 鄒 威
4.我國水資源審計的現狀與未來探討
耿建新 李志堅 等
5.美國公共工程審計的做法及對我國投資審計的借鑒意義
宋 暉
6.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探討
——英、澳兩國實踐經驗及啟示 ?
李宗彥 郝書辰
7.股權激勵下的審計意見購買
陳宋生 曹圓圓
8.企業誠信影響審計收費嗎?
——基于納稅誠信的經驗研究
耿艷麗 魯桂華
9.企業國際化、信息透明度與內部控制質量
——基于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數據
王海林 王曉旭
10.共享審計師能降低分析師預測偏差嗎?
——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蔡 利 鄭倩雯 蔡 春
11.審計師提供并購盡職調查會影響財務報表的審計質量嗎?
唐清泉 曾詩韻 等
12.交通基礎設施改善抑制了審計師選擇的“地緣偏好”嗎?
——基于中國高速列車自然實驗背景的經驗證據
杜興強 侯 菲 賴少娟
13.組織特征與會計師事務所效率實證研究
——基于事務所微觀層面的數據
楊世信 劉運國 蔡 祥
14.客戶集中度、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稅收規避
曹 越 孫 麗 醋衛華
摘 要
大數據技術在審計全覆蓋中的應用研究
——以湖北省醫保審計實踐為例
湖北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摘 要】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被審計單位數據量爆炸式的增長和數據類型的日趨復雜對審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的單機處理和審計方式方法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本文理論結合實務,在醫保審計中創新采用Hadoop、云計算相關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軟硬件技術處理海量數據慢、容易出錯等難題,極大地提高了審計質量和效率、降低了審計成本。同時創新應用跨行業數據關聯和聚類等大數據挖掘技術,協助審計組發掘審計重點、得到審計疑點,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極大緩解了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嚴重不足的矛盾。此次醫保審計中軟硬件技術和大數據挖掘技術的創新應用,為審計監督全覆蓋提供了技術基礎,為今后大數據審計的開展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基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
陳 偉 居江寧
【摘 要】 電子數據審計的研究與應用是近年來審計領域的熱點問題。傳統的電子數據審計方法一般是查找審計線索,發現被審計單位中存在的問題,沒有進一步挖掘審計線索的特征,分析產生相關問題的規律和原因。因此只能是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的表面問題,不能通過發現的審計線索分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的重要性、目前常用審計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在分析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并分析了該方法的原理。以某醫院審計為例,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探討了該方法的優缺點及適用情況。研究結果為今后大數據環境下開展電子數據審計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基于大數據的天津市預算執行審計探索與實踐
劉夢溪
【摘 要】 審計全覆蓋要求對所有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管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地全面實行審計監督。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不僅是數據體量的擴充,更是數據思維的轉變。運用大數據提升審計質量、改進審計方法已成為實現審計全覆蓋的重要途徑。天津市審計局自2016 年起,利用大數據手段創新開展了市級一級預算單位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工作,歷經兩年審計實踐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總結了天津市審計局利用大數據手段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的創新做法,并展開后續思考,如工作中仍存在數據管理不完善、審計深度有待拓展等不足之處。最后提出了建立健全全覆蓋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審計信息數據庫、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等合理可行的對策建議。
智慧審計構想與實踐探索
—基于解構法律法規條款
魯清仿 燕萬年 等
【摘 要】 目前,我國審計機關在開展大數據審計中存在審計方法共享不足、審計人員過度依賴計算機、審計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智慧審計從解構法律法規條款入手,通過建立“法律法規—審計方法—審計數據—審計疑點—定性依據”的閉環鏈條,匯集廣大審計人員的智慧(審計思路、判斷、經驗、方法)于一體,由計算機系統自動實施,并且隨著審計實踐的發展不斷完善,將越來越“智慧”。智慧審計有助于解決大數據審計存在的問題,更有效率地實施全面、“365 天不間斷審計”。其運用前景將越來越廣闊,審計效果也必將越來越明顯,對更好地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促進審計的創新發展,保障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我國水資源審計的現狀與未來探討
耿建新 李志堅 等
【摘 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我國政府審計工作有很大的促進。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與完善水資源審計、規范水資源審計制度,從而有效保護和使用水資源,是各級審計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本文采用規范研究的方法,在對我國水資源審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之后,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之后相關法規提出的基于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基礎之上審計的要求,結合國外在這個領域的已有經驗和成果,對我國審計機關未來應做工作的基本方向進行了探索和展望,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美國公共工程審計的做法及對我國投資審計的借鑒意義
宋 暉
【摘 要】 比較分析近年來美國在公共工程審計方面的基本做法后發現,美國公共工程審計通過融合多種審計方式,重點開展了公共工程項目的績效審計,其在內容上重點反映政府投資項目的運轉效率、投資政策的執行效果和管理部門的履職能力;重在評估項目的可行性、效果的可達性和資源的整合性,不斷促進公共資金的安全使用和建設市場的穩步規范。結合我國投資審計的發展現狀及特點,旨在借鑒美國公共工程審計的有效做法,從突出項目績效的審計目標、實現投資全過程審計、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手段和有效融合多種審計模式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我國投資審計的質量與效率。
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探討
—英、澳兩國實踐經驗及啟示
李宗彥 郝書辰
【摘 要】 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是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政府財務報告國家治理功能的制度保障。西方發達國家在政府財務報告及審計制度建設上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已取得各具特色的實踐經驗。本文概述了國外主要國家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建設的歷程與現狀,并以英國、澳大利亞兩國為具體對象比較了兩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功能定位與問責模式。還進一步比較了兩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目標、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對象、審計準則與審計報告等制度要素建設情況,最后結合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改革任務,提出我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應以公允性與合規性為主要目標、以財務報告鑒證為主要內容、以國家審計機關為實施主體、以審計準則制定為基本前提的建設思路,并努力實現政府財務報告審計與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審計的協調發展。
股權激勵下的審計意見購買
陳宋生 曹圓圓
【摘 要】 文獻研究發現股權激勵前管理層會操縱盈余,由于盈余是由管理層和審計師共同決定的,而現有研究忽視了審計師在其中的作用?;诹畠r談話博弈模型并實證研究發現,股權激勵計劃發布前一年,審計師會收取客戶為購買審計意見而支付的異常審計費用;非“四大”事務所收取異常審計費用的可能性更大;管理層權力越大,越可能支付異常審計費用。利用PSM-DID 解決了可能的內生性,考慮了審計投入、訴訟風險及上市公司對審計質量需求后,結果仍然穩健。本文拓展了審計意見購買研究,有助于理解管理層和審計師合謀過程,提醒股東關注股權激勵前異常的審計費用,建議監管者強制上市公司披露支付異常審計費用原因。
企業誠信影響審計收費嗎?
—基于納稅誠信的經驗研究
耿艷麗 魯桂華
【摘 要】 企業誠信是否會影響審計收費?由于企業誠信是不可直接觀測的,因此找到能夠衡量企業誠信的指標則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本文以2014~2016 年上市公司的納稅誠信狀況作為衡量企業誠信的指標,研究了上市公司納稅誠信是否會影響審計收費。本文的結果顯示,納稅誠信企業的審計收費顯著低于非納稅誠信企業,進一步的研究顯示,不論股權性質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論在法制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還是法制水平較低的中西部地區,納稅誠信企業的審計收費都顯著低于非納稅誠信企業。穩健性檢驗結果顯示,納稅誠信企業確實更加“誠信”,較少進行盈余管理活動、信息披露質量更高。本文的結果表明,企業的誠信狀況是審計師在確定審計收費時會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企業國際化、信息透明度與內部控制質量
—基于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數據
王海林 王曉旭
【摘 要】 本文利用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對我國企業國際化對內部控制質量影響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伴隨國際化程度提高,企業原有內部控制體系不能完全適應和滿足國際化需求,一段時間后內部控制質量會出現下降,披露存在內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的可能性加大;國際化程度提高會促使企業提高信息透明度,使企業有更多或更嚴重的內部控制缺陷暴露出來,導致內部控制質量下降,信息透明度具有中介效應;內部環境和控制活動是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高發地,人力資源、組織機構、銷售、采購、財務報告、資產管理、資金活動、工程項目和合同管理等是企業內部控制缺陷最集中的領域。
共享審計師能降低分析師預測偏差嗎?
—來自中國A 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蔡 利 鄭倩雯 蔡 春
【摘 要】 供應鏈是企業追求競爭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基于供應鏈關系,以2008~2016 年中國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共享審計師對分析師預測偏差的影響。研究發現:供應鏈共享審計師能夠顯著降低分析師預測偏差,而這種影響主要是基于“決策有用性”渠道。在“決策有用性”渠道下,共享審計師降低分析師預測偏差的能力會受到供應商或客戶重要性的影響;審計師個體層面的共同審計師對分析師預測偏差有顯著的影響;與供應商共享審計師和與客戶共享審計師對分析師預測偏差的影響并不存在顯著差異。通過選取不同時間段的分析師預測,揭示了供應鏈審計中審計質量對分析師預測的影響渠道,以及在此影響渠道下,共享審計師發揮作用的影響因素以及機理。本文的研究結論豐富和拓展了供應鏈共享審計師的研究成果,為更好地強化審計功能提供了直接的經驗證據和重要的參考依據。
審計師提供并購盡職調查會影響
財務報表的審計質量嗎?
唐清泉 曾詩韻 等
【摘 要】 本文探討由財務報告審計師提供并購盡職調查產生的信息優勢、自利偏差和經濟依賴如何影響合并財務報告的審計質量,并以2011~2014 年審計師提供并購盡職調查的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并購方聘請財務報告審計師提供并購盡職調查,會顯著地降低并購后合并財務報告的審計質量,而且當并購資產規模越大,審計質量下降的程度越高;當提供并購盡職調查的人員參與并購后財務報告審計工作的程度越高,財務報告審計質量越低。經濟依賴性與自利偏差是解釋這些結果的機制。進一步研究發現,投資者對財務報告審計師提供并購盡職調查業務是不認同的。研究結論為規范我國非審計業務發展,完善注冊會計師執業規范和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機制和理論依據。
交通基礎設施改善抑制了審計師選擇的“地緣偏好”嗎?
—基于中國高速列車自然實驗背景的經驗證據
杜興強 侯 菲 賴少娟
【摘 要】 基于中國高速列車這一典型的自然實驗背景,以2001~2014 年A 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采取雙重差分模型,檢驗了交通基礎設施改進對審計師選擇的“地緣偏好”的影響。結果表明,公司所在城市開通高速列車的次數與公司聘請異地審計師的概率顯著正相關,即交通設施的改進抑制了審計師選擇的“地緣偏好”。進一步發現,國有企業負向調節了高速列車與異地審計師聘請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在測試了高速列車對審計師選擇的影響途徑后,發現高速列車降低了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提高了審計質量,從而增大了公司聘任異地審計師的概率。該結果為交通基礎設施影響公司審計行為提供了增量的經驗證據,豐富和拓展了影響審計師選擇的相關研究。
組織特征與會計師事務所效率實證研究
—基于事務所微觀層面的數據
楊世信 劉運國 蔡 祥
【摘 要】 提升效率是新時代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做強做大,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所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在現有的要素資源投入前提下,事務所的制度安排、治理特征和內部控制水平等組織特征,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效率提升有著重要影響。我們的研究發現,合伙制的組織形式更有效率;以合伙人相對規模為核心的內部治理機制與事務所效率顯著正相關;而以風險控制為導向的內部控制與事務所效率顯著負相關。研究表明,監管部門支持和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向合伙制轉型,加強內部治理建設,既符合會計師事務所提升效率的內在要求,又符合建設高效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外在需求。同時,以強化會計師事務所風險控制為導向的外部監管,可能會降低會計師事務所的效率,這一實證證據為監管部門治理審計市場提供積極參考。
客戶集中度、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稅收規避
曹 越 孫 麗 醋衛華
【摘 要】 本文以2009~2015 年滬深A 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檢驗了客戶集中度、內部控制質量對公司避稅的影響,以及內部控制質量對客戶集中度與避稅兩者關系的調節效應。研究表明:客戶集中度越高,避稅程度越高;內部控制質量整體上提高了避稅程度?;貧w顯示:在保守型避稅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與避稅程度正相關,體現了內部控制的效率目標;而在激進型公司,兩者則顯著負相關,彰顯了內部控制的合規目標。內部控制質量能顯著削弱客戶集中度與避稅之間的正向效應僅在激進型避稅公司存在。進一步發現,在激進型避稅公司中,客戶集中度對避稅的正向作用僅在國有和高管持股低的組中顯著,但內部控制質量對兩者關系的削弱作用在所有組別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