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做好審計理論研究工作”專題筆談摘要
本刊編輯部
PPP審計研究專題[兩篇]
2.基于戰略管理三角模型的PPP 項目績效審計研究
李心佩 陳新明 等
3.PPP 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方俊 任素平 黃均田
4.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
楊曉和 馮麗麗 榮 歡
5.鄉鎮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與實踐
顧奮玲 吳佳琪
6.大數據審計平臺構建研究
劉國城 王會金
7.國家審計移送處理制度探析
胡耘通
8.國家治理體系下審計結果公告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
唐大鵬 王璐璐 常語萱
9.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對審計風格的影響研究
宋云玲 宋衍蘅 錢 旭
10.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網站信息能揭示審計質量差異嗎?
楊育龍 吳 溪 陳旭霞
11.審計師搭檔穩定性與審計質量
閆煥民 嚴澤浩 劉 寧
12.互聯網商業模式會影響上市公司審計費用么?
楊德明 陸 明
13.CEO 權力、審計委員會專業性與審計費用
李 云 王菲菲 尹天祥
14.政治關聯、事務所背景與盈余管理
周澤將 徐 碩 馬 靜
15.內部控制質量與銀行風險承擔
楊增生 楊道廣
摘 要
基于戰略管理三角模型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績效審計研究
李心佩 陳新明 陳安君 高珂
[摘要]目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以下簡稱PPP)正逐漸成為我國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模式的新潮流。PPP績效審計是國家審計應重點關注的審計事項。在當前審計環境中,PPP績效審計需引入政府戰略管理的思維,提升審計能力。根據政府戰略管理領域常用的戰略管理三角模型,從使命管理、運營管理和政治管理三個維度分析,PPP績效審計的使命應定位于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審計工作中要重點防控隱形債務風險化,同時還需考慮協同各方利益均衡化。相應地,推進PPP績效審計應從任務目標、執行過程、外部協同三個層面開展,服從國家審計戰略定位、完善績效審計模式、協同職能部門工作,以促進國家審計方式創新、遏制隱形債務增量風險和實現PPP模式提質增效。
PPP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方俊 任素平 黃均田
【摘要】審計機關介入PPP項目并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勢必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文獻分析,文章提出以政府部門在PPP項目開展各階段的職能屬性為切入點,以國家現有法律法規、PPP項目先期形成的文件資料以及“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效益性、公平性、完整性、合規性”等作為審計標準,從PPP項目政府責任主體角度出發,將PPP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劃分為前期立項決策、中期監督管理、后期移交評價三個維度,并從審計性質視角,明晰不同維度審計目標及重點。在此基礎上,以smart原則為指導,從現有PPP項目文件資料中,提取影響PPP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設計出一套包含23個審計評價指標、81項具體審計內容的PPP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審計機關開展PPP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提供指導。
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
楊曉和 馮麗麗 榮歡
【摘要】 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強調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績效。然而,這項工作既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也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指導。本文以自然資源資產中分布廣泛、受領導干部影響最大的土地資源資產為研究對象,對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基本理論進行了歸納整理,在對前人研究成果借鑒學習的基礎上,明確了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內涵和目標,界定了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理論六要素,包括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對象、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和審計結果與運用,為開展全國范圍內的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鄉鎮領導干部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與實踐
—以北京某鄉鎮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為例
顧奮玲 吳佳琪
【摘要】為推動領導干部切實履行土地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職責,建立自然資源資產保護責任追究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在全國逐步推進。多類自然資源中,土地資源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生產資料,開展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于促進土地資源管理,加強環境保護意義重大。但在目前的審計試點階段,我國土地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尚未完成,具體審計準則和指南尚未出臺,審計責任難以界定,審計評價標準缺失,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文章根據鄉鎮領導干部土地管理特點,選取北京市某鄉鎮領導干部為審計對象,研究其土地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點內容,探索責任界定及評價標準,并通過案例進行審計實踐,以為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提供參考。
大數據審計平臺構建研究
劉國城 王會金
[摘要]大數據審計是現代審計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亟需一系列相對成熟的大數據審計平臺構建方法,以此適應大數據時代下智能化審計的需求。大數據審計平臺構建涉及審計學、大數據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若干學科理論,適用技術繁多,建設機制復雜。本文將大數據審計平臺分拆為采集、預處理、分析與可視化四個子平臺,基于方法支撐、過程建模以及運行機理等方面對各個子平臺作以專項研究,旨在為大數據審計實踐提供建設性思路。
國家審計移送處理制度探析
胡耕通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下,國家審計能夠在維護經濟安全、推動深化改革、推進廉政建設中發揮治理作用。其中,審計移送處理正是審計機關服務黨和國家監督機制的重要途徑?,F有關于審計移送處理的研究成果亟待深入,本文廓清了其基本內涵、運行原理,并借助審計署2012-2016年移送案件公告,從政策法規頒布、移送主體類型和受理單位分布等方面闡述審計移送處理的實施現狀,在移送標準、移送證據、移送跟蹤、移送依據等方面,揭示移送制度運行環節中的薄弱之處?;诖?,法律法規確定審計移送處理的法定地位,輔之以完善的具體規則,并借鑒監察委員會經驗,改進審計移送處理的政策制度體系,來促進國家審計在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價值實現。
國家治理體系下審計結果公告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
——基于2012-2015年省級數據分析
唐大鵬 王璐璐 常語萱
【摘要】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是國家審計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路徑,構建符合國家治理要求的審計結果公告理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立足于“五位一體”的國家治理體系角度,通過建立信息披露質量評價體系,對各省份審計機關網站發布的審計結果公告進行數據分析,檢驗了審計結果公告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經濟治理中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與信息披露質量顯著正相關,而人均GDP與信息披露質量顯著負相關;政治治理中腐敗監督查處力度增強對信息披露質量具有負向影響,地方人大信息需求會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文化治理、社會治理和生態治理對信息披露質量不具有直接影響。這個結論將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現實依據和理論支持。
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對審計風格的影響研究
宋云玲 宋衍蘅 錢旭
【摘要】本文以會計師事務所同行業審計客戶間的會計信息可比性來衡量事務所的審計風格,以2003-2015年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事項為研究樣本,從橫向和縱向兩個不同角度,討論了事務所合并對其審計風格的影響。結果發現,合并當年,合并后存續事務所的審計風格顯著弱于無合并樣本,也顯著弱于參與合并各事務所合并前一年的平均水平。但是,合并對審計風格的這種負面影響在合并次年就不再顯著。進一步的經驗證據表明,合并前各事務所的規模差異會影響合并后事務所的審計風格變化。相比之下,強強合并整合速度最快,強弱合并次之,弱弱合并最慢。本文的政策含義是:事務所合并對審計質量的可能影響是短期的,通過合并“做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其“做強”;在這個過程中,知識轉移難度和知識接受能力是影響合并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網站信息能揭示審計質量差異嗎?
楊育龍 吳溪 陳旭霞
【摘要】會計師事務所可能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反映內部管理與治理活動的信息,同時也會傳播與行業相關的外部信息?;?010-2014年間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網站信息的分析,我們發現,在控制了事務所規模與行業專長特征后,事務所網站的信息披露充分程度與事務所審計執業質量(以上市客戶收到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傾向為替代)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且這一關系主要與事務所網站對內部信息(而非事務所外部信息)的披露程度有關。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即使控制了某些非公開的事務所內部治理信息(如事務所總分所管理一體化程度),本文識別出的事務所網站信息仍能進一步揭示審計執業質量的差異。我們的證據意味著,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網站信息披露(特別是內部信息)能夠向外部信息使用人提供反映審計質量差異的增量信息。
審計師搭檔穩定性與審計質量
——基于團隊視角的研究
閆煥民 嚴澤浩 劉 寧
【摘要】團隊領導者行為特征影響團隊績效?;趫F隊理論視角,采用我國上市公司數據考察審計團隊領導核心——簽字審計師的搭檔穩定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表明:簽字審計師保持穩定搭檔關系可以強化團隊成員的心理安全感知,促進團隊協同效應發揮,提高審計質量;進一步考慮審計師的異質性,“男女搭配”可以產生異性效應并提高審計溝通效率,增強審計師搭檔穩定性對審計質量的積極效應,但“年齡代溝”易導致審計師搭檔的認知差異并削弱這一積極效應,然而這一效應的發揮與審計師個人任期、角色等特征無關。故此,會計師事務所應合理配置審計師資源,鼓勵審計師建立并維系穩定的工作搭檔關系,提高審計團隊協作效率,保障審計業務質量。
互聯網商業模式會影響上市公司審計費用么?
楊德明 陸明
【摘要】利用我國A股上市公司相關數據,實證研究發現:實施互聯網商業模式會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的審計費用。其原因是:企業實施互聯網商業模式會使審計師面臨著更高的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或認定層面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互聯網商業模式也會直接影響審計成本。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相對于其他城市的企業而言,在互聯網發展較快的城市中,互聯網商業模式與審計費用的正相關關系顯著弱化。這是因為:在企業實施互聯網商業模式已較為成熟的環境下,互聯網商業模式對審計風險與審計成本的影響隨之降低。本文的研究擴展了審計實證研究的邊界,從一個新的視角解釋了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與現實意義。
CEO權力、審計委員會專業性與審計費用
李云 王菲菲 尹天祥
【摘要】 審計委員會是公司內部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審計委員會專業性通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內部控制質量對公司的審計費用產生影響,而這種作用的發揮必然會受到作為公司治理環境重要組成部分的CEO權力安排的影響。本文選取2010-2014年度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了審計委員會專業性對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的影響以及CEO權力對兩者關系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審計委員會專業性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審計費用;CEO權力會干預審計委員會專業性作用的有效發揮,削弱了其對審計費用的負向影響;進一步研究發現,相對于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CEO權力會更加削弱審計委員會專業性對審計費用的負向影響。研究以審計費用為切入點,表明應通過合理設置CEO權力來促進審計委員會專業性作用的充分發揮。
政治關聯、事務所背景與盈余管理
——基于獨立董事視角的經驗證據
周澤將 徐 碩 馬 靜
【摘要】獨立董事能否切實抑制盈余管理、保護投資者利益在當今中國資本市場中頗具爭議。以2008年至2014年間的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本文考察獨立董事政治關聯及事務所背景將如何影響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經驗證據表明:(1)獨立董事政治關聯顯著提升了真實盈余管理水平,而同應計盈余管理之間無顯著相關性;(2)當獨立董事存在事務所背景時,獨立董事政治關聯促進真實盈余管理提升的程度更為明顯;(3)補充測試揭示真實盈余管理在獨立董事政治關聯與扭虧為盈動機之間發揮了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拓展了政治關聯的相關文獻,有助于科學認識和評價不同背景特征如何影響獨立董事制度有效性這一問題。
內部控制質量與銀行風險承擔
——來自我國上市銀行的經驗證據
楊增生 楊道廣
【摘要】現有關于內部控制經濟后果的研究主要沿襲美國會計領域“內部控制——會計信息環境——會計信息引發的經濟后果”的研究范式,鮮有探討其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直接作用。即使少數幾篇文章略有涉及,但均將銀行從其研究樣本中剔除了。鑒于此,現有文獻無法回答:對于風險管控尤為重要的銀行,內部控制在其經營管理中到底發揮何種作用?為此,論文以2007-2014年我國16家上市銀行為樣本,探索性地從風險承擔的視角對此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高質量的內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銀行的風險承擔水平;進一步發現,該效應在國有控股銀行、特許權價值更低的銀行中更為明顯。除理論貢獻外,論文對于銀行風險管控實務和銀行業監管均具有重要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