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政府決算草案審計研究專題[兩篇]
1.政府決策草案審計研究
崔孟修 種金睿 等
2.本級政府決算草案審計探討
黑龍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3.我國非現場審計理念及實踐路徑研究
劉譽澤
4.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綜述
王 慧
5.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綜述
郭 旭
6.領導干部草原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探討
——基于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實踐
王振鐸 張心靈
7.資產減值損失、審計收費與審計意見
段遠剛 陳 波
8.公允價值、行業專長與審計費用
王守海 劉志強 等
9.內部控制質量與債券信用評級
敖小波 林晚發 李曉慧
10.客戶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行為對審計調整決策的影響
——基于信任理論的實驗檢驗
孫 巖 張曉雪
11.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影響機制研究
——基于市場感知的證據
黃敬昌 林 斌 趙 靜
12.管理層能力與內部控制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許寧寧
13.會計信息可比性能夠降低審計收費嗎?
——基于信息環境與代理問題的雙重分析
陳 玥 江軒宇
14.上市公司EPR系統實施和盈余管理
袁蓉麗 張馨藝 等
15.行業景氣度及其波動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
劉玉玉 唐嘉尉
政府決策草案審計研究
崔孟修 種金睿 等
【摘要】 開展政府決算草案審計具有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本文回顧了審計機關進行的決算草案審計的實踐探索,辨析了政府決算草案審計的基本概念和相關問題,認為政府決算草案應該包括政府財政決算草案和政府部門決算草案,決算草案審計則包含預算執行審計,相應的審計項目名稱和相關報告的名稱也予以調整,以充分體現決算草案審計的特點。在財務報告審計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與決算草案審計在審計目標、審計內容、組織安排和力量配備上的有機銜接。然后,提出要從完善預決算管理制度、完善相關會計制度規定、加強財政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完善政府決算草案審計的制度保障,建議審計機關要著力于推動健全審計相關制度規定、研究出臺決算草案審計的實施意見、優化相關法律法規等決算草案審計外部環境。
本級政府決算草案審計探討
黑龍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
【摘要】 本文基于黑龍江省審計廳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次對黑龍江省財政廳編制的省本級決算草案進行審計的實踐,探討了本級政府決算草案審計問題。在界定決算草案審計概念時,發現其與預算執行審計在審計內容上有許多相同之處,應將兩者融合成一個項目進行審計。在實施審計過程中,發現存在開展決算草案審計法律依據不足、決算草案編制沒有標準、缺乏統一的審計操作規范、決算草案審計時效性差等問題。因此,建議及時跟進決算草案審計業務指導,積極創新組織方式、探索思路方法。
我國非現場審計理念及實踐路徑研究
劉譽澤
【摘要】 非現場審計理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審計業務不斷滲透融合的產物。本文闡述了以創新審計思維方式為核心、創新審計技術方法為基礎、創新組織管理模式為保障的非現場審計理念?;谡{研和資料分析,提出對我國非現場審計形勢處于初級階段的整體判斷,而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對非現場審計的較高期待和初級階段的整體現狀之間的矛盾,是當前非現場審計工作的最主要矛盾,具體表現為制度保障、數據采集使用管理、數據共享、組織管理、人才配置使用等五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本文從整體規劃、制度保障、資源整合、創新組織模式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能更好地推動國家審計適應新常態下的新定位和新目標。
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綜述
王 慧
【摘要】 2016年12月22日,中國審計學會與有關省級審計學會、審計署有關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合作開展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理論與實務課題研究成果匯報交流會在京召開。18個合作單位的20余名代表參加了交流研討,其中上海等4省區市審計學會、審計署昆明特派辦等4個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的代表做了主題發言。與會代表緊密結合近年來開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工作實際,就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內涵與作用、目標、內容和重點,實踐中取得的主要經驗和遇到的主要問題,以及改進建議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綜述
郭 旭
【摘要】 2016年12月21日,中國審計學會在北京召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合作研究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會。來自地方審計學會、審計署各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及有關高校共22個課題合作單位的3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內蒙古等5省區市審計學會、上海等3個特派辦理論研究會以及有關高校的代表做了專題發言。代表們重點根據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情況與結果運用、面臨困難與對策建議進行了交流研討。
領導干部草原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探討——基于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實踐
王振鐸 張心靈
【摘要】 結合內蒙古自治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實踐,本文研究了領導干部草原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內涵、目標和范圍,重點分析了審計的內容和方法,并總結了審計評價依據、標準和定責依據,通過對領導干部任職前后草原資源資產基本狀況、草原生態變化、草畜平衡制度實施效果、基本草原劃定情況、草原保護與監督檢查情況等指標的對比分析,多維度、多視角評價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客觀、公允地界定領導干部的責任。同時,根據該項審計開展的現狀,分析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資產減值損失、審計收費與審計意見
段遠剛 陳 波
【摘要】 資產減值損失作為一種盈余管理的手段已被大量經驗證據所證實,但鮮有文獻實證檢驗資產減值損失對審計收費和審計意見的影響。本文以我國2007-2014年滬深主板市場A 股上市公司為樣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情況,分析了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對審計收費和審計意見類型的影響。實證研究表明,存在大額資產減值損失的上市公司審計收費更高,存在大額資產減值損失的上市公司被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更大。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審計師將客戶的資產減值損失情況納入到了審計風險的判斷。
公允價值、行業專長與審計費用
王守海 劉志強 等
【摘要】 隨著我國公允價值計量資產和負債規模的擴大,審計風險隨之增加。本文以我國銀行業為樣本,研究了行業專長對公允價值會計和審計費用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專長,能夠顯著增強公允價值與審計費用之間的正相關性,研究結論支持產品差異化效應假設。因此,本文結論有助于未來進一步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公允價值評估方法體系及具有操作性的執行指南,繼續完善公允價值審計準則,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發揮行業專長,促進審計市場適度競爭和有序發展。
內部控制質量與債券信用評級
敖小波 林晚發 李曉慧
【摘要】 近年來,內部控制實施的效果已經顯現。本文以債券市場債券信用評級為切入點,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發行的公司債券數據,分析了內部控制對債券信用評級的影響。研究發現: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越高,債券信用評級或主體信用評級越高,進而導致相應的融資成本越低;由于國企隱性擔保作用的存在,內部控制質量與信用評級之間的關系在民企中更顯著;本文對內控質量影響信用評級的機制進行了檢驗,發現內控質量能通過提高企業的經營目標(降低違約風險與提高利息保障倍數) 與報告目標(降低訴訟風險),進而提高債券信用評級。
客戶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行為對審計調整決策的影響——基于信任理論的實驗檢驗
孫 巖 張曉雪
【摘要】 本研究基于信任理論,采用實驗研究方法檢驗客戶的公允價值金額確認和信息披露兩種會計估計行為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調整決策的影響,并探討注冊會計師信任判斷的中介作用以及注冊會計師自信心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客戶的公允價值金額確認較高和信息披露簡略時,注冊會計師要求的審計調整金額更高,并且注冊會計師的信任判斷對上述影響具有中介作用。此外,注冊會計師自信心對兩種客戶公允價值會計估計行為與信任判斷的關系均具有調節作用。該研究不僅有助于理解客戶公允價值會計估計行為對審計調整決策的影響及其過程,也為公允價值相關準則的完善和注冊會計師職業人才培訓提供了啟示,對企業管理層、注冊會計師和監管部門具有借鑒意義。
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
影響機制研究——基于市場感知的證據
黃敬昌 林 斌 趙 靜
【摘要】 本文從市場感知的角度,研究了會計師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的直接影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事務所轉制影響審計質量的作用機制。通過直接對比事務所轉制前后審計質量的差異,以及對比實驗組與控制組公司在事務所轉制前后審計質量的差異,發現市場認為事務所轉制對審計質量有顯著正面影響,并且該正向影響僅存在于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市公司、國有企業以及法律環境較弱的上市公司。本文不僅從市場感知這一新視角提供了轉制政策效果的新證據,也為研究事務所轉制影響審計質量的具體作用機制提供了詳細實證證據。這些結果為我們判斷2010年以來我國政府推動的事務所轉制政策治理效果提供了經驗證據。
管理層能力與內部控制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許寧寧
【摘要】 作為保證內部控制有效運行的根本因素,管理層能力的差異會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及其缺陷識別產生影響。本文以2011-2014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分行業建立DEA-Tobit模型衡量管理層能力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上市公司管理層能力與內部控制質量正相關。同時,以2011-2014年滬深兩市發生財務重述公司為基礎,確定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樣本,建立局部可觀察雙變量Probit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上市公司管理層能力越高,越能夠識別已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
會計信息可比性能夠降低審計收費嗎?
——基于信息環境與代理問題的雙重分析
陳 玥 江軒宇
【摘要】 可比性是會計信息的重要質量特征,其對審計收費可能具有雙重影響。從信息環境出發,可比性既有助于提高信息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又能通過信息溢出效應提升審計效率,減少審計工作量,進而降低審計收費。從代理問題出發,可比性的提高可能導致高管更為隱蔽的自利行為,增加審計風險和審計復雜性,進而提高審計收費?;?/span>A股市場數據發現,可比性總體上與審計收費顯著負相關,即信息環境效應占主導;且減少審計工作量是其降低審計收費的重要途徑。進一步的檢驗發現,可比性與審計工作量、審計收費間的負向關系隨著代理沖突的加劇而減弱,即代理成本效應同樣存在。以上結論對理解會計信息可比性的經濟后果及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啟示。
上市公司EPR系統實施和盈余管理
袁蓉麗 張馨藝 等
【摘要】 在中國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實施ERP系統對盈余質量的影響及影響路徑,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以2001-2013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上市公司實施ERP系統能夠提高盈余質量。這表明實施ERP 系統能夠改善信息不對稱、完善內部控制、利于外部審計監督,從而降低管理層操縱盈余的可能性。采用工具變量法、Heckman兩階段模型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依然成立。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實施了ERP系統的上市公司通過提高內部控制質量,進而提升盈余質量。本文的研究不僅豐富了ERP系統實施、內部控制、盈余質量的文獻,而且有助于深化對ERP系統實施效果及其影響路徑的認識,對企業完善內部控制、提升盈余質量、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行業景氣度及其波動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
劉玉玉 唐嘉尉
【摘要】 行業景氣度作為企業行業環境的重要方面對企業盈余管理行為有重要影響。研究發現,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不僅受到行業景氣度高低的影響,也會受到其波動性的影響。行業景氣度較高時,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程度較高;行業景氣度波動性較大時,企業傾向于進行正向應計盈余管理,減少負向應計盈余管理。同時,行業景氣度及其波動性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會產生疊加,行業景氣度波動性顯著增強了行業景氣度與正向應計盈余管理的正相關關系。上述研究豐富了中觀環境下對企業盈余管理行為影響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們對于上市公司在不同行業景氣狀況下盈余管理行為的認識,也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監管提供了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