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按照《中國審計學會2015至2019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的安排,圍繞審計工作中心,認真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討和交流,積極推動理論創新,努力為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和制度,促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服務。
一、以“完善審計制度,更好地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主題,結合七屆三次理事會會議舉辦第四次理事論壇
為發揮審計理論研究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學會計劃于5月份結合七屆三次理事會會議,舉辦第四次理事論壇。理事會會議的任務是選舉變更理事、常務理事和副會長等。理事論壇主題是“完善審計制度,更好地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結合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和《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主要研討:如何實現審計全覆蓋,如何加強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如何實施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如何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如何改進審計工作和加強審計人員隊伍建設,更好地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內容。
二、圍繞審計工作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組織好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和學會合作課題研究工作
(一)繼續與審計署審計科研所協作,做好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管理工作。2月底前,按照課題管理辦法規定,向社會發布審計署批準的2016至2017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選題,4月底前完成課題立項申報和評審工作。2016年學會將對近年來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果和管理成效進行總結,分析課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改進公開招標和定向委托課題的管理工作,確保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目標。
2015至2016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共11個課題,即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研究,發揮審計促進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保障作用研究,部門、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研究,審計機關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研究等4個方向的9個課題;定向委托審計署有關單位研究的課題,即審計職業化建設研究、境外審計研究等2個方向的2個課題,將于2016年1月進行中期檢查,7月完成結項評審工作。
(二)繼續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等單位會員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為貫徹《中國審計學會2015至2019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吸引和整合多層面的研究資源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帶領省級審計學會探索課題管理工作的規律,中國審計學會將繼續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和高等院校等單位會員聯合開展課題研究。研究題目有2個:1.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結合《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的實施,主要研究: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定位,相關審計監督制度的架構,以及審計目標、審計對象、審計內容、審計方式方法、責任界定和審計評價、審計結果運用,相關試點工作的進展、成效和存在問題等。2.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主要研究:審計機關開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的理論依據,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實踐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取得的經驗和未來發展。
三、以總結審計實踐經驗和解決實踐中的突出問題為出發點,舉辦3次專題研討會
(一) 3月與北京工商大學聯合舉辦國有企業審計專題研討會。結合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背景,主要研究: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對于強化國有資本監督的要求;國家審計在國有企業國有資本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任務;國家審計如何適應改革要求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審計工作;國有企業審計的目標、內容、重點、方式和方法等。
(二)4月舉辦大數據時代審計技術方法專題研討會。主要是總結和提煉大數據環境下,被審計單位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五個關聯”分析等方面的經驗,建立數據關聯的思路和模式,探討大數據時代審計技術方法發展等。
(三)11月舉辦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專題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于研討內容與2016年學會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合作課題中的一個題目和研究內容相同,因此與該合作課題成果匯報交流會合并召開。
四、改進《審計研究》的編輯出版工作,為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的傳播和交流搭建平臺
2016年《審計研究》雜志將繼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推動審計理論創新發展,通過采取以下四個方面措施,提高雜志的辦刊水平和學術影響力。一是編輯部與相關院校和機構合作舉辦研討活動,針對審計理論研究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努力發現和培育優質稿源;二是積極倡導相關領域交叉研究,鼓勵研究方法創新,推進學術爭鳴;三是進一步完善《審計研究》編輯部的各項工作制度,建立稿件刊發前的編輯部集中會審制度,保證編輯刊發論文的質量;四是有針對性地組織編輯人員參加編輯規范和出版等方面的培訓和參加有關考試,取得責任編輯執業資格,全面提升編輯能力和水平。
五、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研究”為主題舉辦1期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
按照審計署2016年的培訓計劃安排,學會將于4月份舉辦1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研究提高班”。該培訓班為期5天,人數約120人,地點在北京或審計干部教育學院。培訓主要面向省級審計學會、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審計專業碩士培養院校和相關高等院校理論研究骨干。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的主要內容、發展和完善,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研究的重點任務,如何加強和改進審計理論研究工作、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等。
六、組織召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由大陸和臺灣輪替舉辦“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是近年來海峽兩岸審計同行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機制。經審計署批準,學會將于8月在內蒙古組織召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就兩岸審計同行共同關心的審計理論與實務問題進行研討和交流,進一步增強海峽兩岸審計界的同胞情誼,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工作的共同發展。研討題目待協商后確定。
七、學會各分支機構組織完成好理論研討等各項工作
2016年學會的三個分支機構將按照計劃組織開展好各項活動。審計教育分會將以“審計基礎理論創新”為主題舉辦一次年會,編輯出版《中國審計評論》第5期和第6期。計算機審計分會將組織計算機審計法規知識選編研究工作。環境審計專業委員會擬圍繞“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國有資源審計全覆蓋”等專題組織開展研究。各分支機構在開展各項活動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組織協調,確保各項活動收到實效。
八、加強和改進學會辦事機構的建設
2016年,學會秘書處在協調完成好上述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自身隊伍和作風建設,努力提高學會各項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一是加強對地方審計學會工作的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學會工作和審計實踐中的經驗做法和存在的問題,提高學會組織開展理論研討活動的針對性;二是招錄新的工作人員,為學會秘書處補充新鮮血液和增添新力量,強化學會秘書處的工作能力;三是組織秘書處人員開展“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審計學會組織作用”專題研究,增強做好學會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學會工作的系統性和前瞻性;四是改進學會工作方式,加強與會員的溝通與交流,更好地為會員服務,增強審計學會的凝聚力;五是針對審計署“三嚴三實”檢查中指出的學會秘書處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整改,繼續發揚學會“求實、創新、嚴謹、科學”的優良會風,進一步提升學會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