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審計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和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落實《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審計署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意見》和《中國審計學會2010至2014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建設為中心,以促進國家審計更好地在國家治理中發揮作用、保障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為重點,堅持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理論研究并重,深入開展“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等重大審計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提高審計理論研究質量和水平,促進審計文化建設,為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審計署重點課題管理,努力提高研究成果質量
學會要與審計署審計科研所密切配合,按照《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辦法》的規定,嚴格程序和標準,做好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各項組織管理工作。
1.2012至2013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招標立項和中期檢查
根據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推進審計理論建設,經審計署批準,2012至2013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選題有4個:
一是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有:從國家治理的層面如何認識國家審計的本質,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及其途徑,國家審計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
二是社會主義審計價值理念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核心價值理念的涵義和內容,這一理念構建的途徑和應采取的措施。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研究。主要是在回顧和分析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建立和發展30年歷程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的建立背景、基本依據、基本構成和發揮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如何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框架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框架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上述4個課題選題中,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框架研究”定向委托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承擔外,其余3個課題向社會公開招標。學會將于近期向社會發布選題,4月底前按照規定程序組織專家完成課題立項評審工作。
2.2011至2012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結項評審
審計署2011至2012年度重點科研課題共12個,其中公開招標的課題有國家審計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國家審計與民主法治、經濟責任審計基本理論、國家審計組織管理模式這4個研究方向的10個課題,定向委托審計署有關單位研究的課題有審計干部培訓管理研究、信息化條件下金融審計組織管理模式研究2個課題。學會將于7月組織對這些課題進行結項評審。
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和管理是審計署年度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目的,提高研究成果的質量和水平是審計署賦予學會的重要任務。2012年學會將按照規定,進一步嚴格立項評審、中期檢查和結項評審。首先把課題研究實行“三結合”的原則落到實處,各課題組不僅要做到形式上的結合,而且要做到在研究過程中實質上的結合,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切實提高研究質量;第二,加強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協調和指導,搞好中期檢查;第三,嚴把結項評審關,確保研究成果的質量。
(二)舉辦第二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
《審計署2008至2012年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要求,為青年審計干部搭建審計理論和科研成果交流平臺,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據此,學會與審計署人教司曾于2009年6月成功舉辦了首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之后經審計署領導同意,決定今后每三年舉辦一次?!秾徲嬍痍P于進一步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舉辦青年論壇等方式,倡導、鼓勵不同學術思想和觀點的交鋒,努力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進一步活躍理論研究氛圍,大力培養青年審計研究人才,促進群眾性理論研討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學會2010至2014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提出,要繼續與審計署人教司、科研所、培訓中心合作每3年舉辦一次全國審計青年論壇,培育審計理論研究青年骨干隊伍。
按照上述規劃和意見的要求,學會經與審計署人教司研究,并報審計署批準,將于5月初舉辦第二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有兩個:一是當代中國青年審計人的核心價值觀,二是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全國各級審計機關40周歲以下的審計人員,可在上述2個主題中選定一個主題或者其中任一主題范圍內的一個方面,自擬題目,向論壇投稿。有條件的省級審計學會也可以在全國審計青年論壇舉辦前,舉辦本地審計青年論壇,從中培養和發現人才,也為全國審計青年論壇推薦優秀論文。
(三)多種形式地組織開展理論研討活動
學會要圍繞審計工作中心,多形式多層面地組織開展群眾性研討活動,進一步活躍理論研究氛圍,推進審計工作發展。
1.組織召開4個專題研討會
一是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使國家審計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5月組織召開國家審計如何在加強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專題研討會。重點研討國家審計與文化建設的關系,國家審計在加強文化建設中如何發揮作用。
二是為配合審計署紀念中國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建立30周年活動,總結社會主義審計發展經驗,深化對國家審計本質的認識,深入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發展規律,6月組織召開紀念中國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建立30周年理論研討會。重點研討中國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建立的背景、依據和重大意義,中國社會主義審計發展30年來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審計事業需要重點解決的戰略問題和其他問題等。
三是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推動國家審計在“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中發揮積極作用,7月組織召開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專題研討會。重點研討審計機關開展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目標、內容、切入點和組織方式方法,以及如何保證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等。
四是為推動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社?;痤A算審計工作的開展,10月與審計署社保司聯合召開深化社?;痤A算審計專題研討會。重點研討當前社?;痤A算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社?;痤A算審計的目標、內容、重點和方式方法等。
2.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高等院校聯合開展課題研究
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地方審計學會的作用,多層面地開展審計理論研討活動,中國審計學會繼續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聯合開展課題研究。主要有三個課題:
一是中國特色績效審計方法體系研究。主要研究中國特色績效審計的主要特征和成功做法、中國特色績效審計方法體系的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二是區域環境審計研究。主要研究:處于不同區域(功能區)的地方審計機關,如何根據國家和區域(地方)環境治理規劃要求,以及所處區域的特點組織開展環境審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是審計干部培訓體系研究。主要研究:審計干部勝任能力框架要求和培訓體系設計。
對上述每個課題,學會將與2至3個省級審計學會或者高等院校分別聯合組成課題組,由學會給予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以各有關省級審計學會或者高等院校為主進行研究。根據課題研究情況,聯合課題組將分別舉行小型研討會,進行總結、交流和研討,力求最終形成有一定理論價值、對審計實踐有較強指導意義的課題研究報告。
(四)召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加強和擴大兩岸各界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融合,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方面和途徑。深化和加強兩岸審計界的溝通和交流,是中國審計學會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中國審計學會充分利用兩岸關系良好發展的有利時機,借助學術交流的平臺,積極宣傳大陸政府審計工作發展的成就和經驗,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界進一步溝通和合作,為推進兩岸和平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10年在大陸、2011年在臺灣成功舉辦兩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研討期間,港澳臺審計界不少同仁多次表示,希望到大陸和內地來參加審計理論研討活動和觀光訪問。
學會經與審計署國際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協商,并報審計署批準,決定于9月在西安舉辦“2012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有2個:一是績效審計,二是環境審計。力求通過交流審計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進一步擴大共識和增進同胞情誼,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工作共同發展。
(五)組織開展境內外培訓和交流
為加強審計理論研究隊伍建設,提高審計理論研究能力,推動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發展,學會將繼續組織開展境內外培訓和交流。
一是以“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為主題,舉辦2期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參加人員為地方審計機關和審計署系統的審計理論研究骨干,主要培訓內容是:國家治理的基本內涵和要求,國家審計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的途徑、方式和當前的重點,地方審計機關如何在國家治理中發揮作用等。
二是9月由學會環境審計專業委員會主辦1期環境審計骨干培訓班,參加人員為各地審計機關環境審計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骨干,邀請環境保護方面的專家教授和審計機關的領導到培訓班講課。主要培訓內容是:環境保護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環境審計的國內外理論研究前沿,環境審計的技術方法,環境審計先進經驗和做法。
三是為開闊研究視野,推進我國政府績效管理和績效審計的發展,9月組團赴法國開展政府績效管理和績效審計專題培訓。主要是深入了解法國政府績效管理的基本做法和經驗,法國審計機關開展績效審計、推動政府加強和改進政府績效管理的基本做法、經驗。
(六)進一步辦好《審計研究》雜志和學會網站,加強宣傳工作,推動審計理論研究成果轉化
《審計研究》雜志是我國審計界的重要學術刊物,是學會交流和推廣審計科研成果的重要陣地。保持和提高《審計研究》的學術權威性,是中國審計學會作為學術團體發揮作用和不斷發展的重要根基。學會要進一步辦好《審計研究》雜志,針對審計理論研究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有計劃地組稿和約稿,擴增優質稿源;更多刊載探索新領域、新方法和具有新觀點、新思路的論文,鼓勵學科體系、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的創新;不斷提高編輯能力和水平,嚴格編審,確?!秾徲嬔芯俊冯s志較高的質量和學術水平。
加強網站建設是學會的一項重要任務。要采取新舉措,強化網站開展宣傳和服務會員的功能,努力使網站成為學會傳播信息、聯系廣大會員和有關方面,以及各地、各級審計學會組織和會員進行理論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平臺和媒介。一是開辟審計理論研究骨干、會員進行理論研究成果和學術交流的專門功能區域;二是落實專人負責網站各欄目管理,及時更新欄目內容,傳遞各地、各級審計學會工作動態和信息;三是推介國內外審計理論研究的最新動態和成果,推動審計理論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圍內的宣傳和推廣。
學會要加強與其他相關雜志、報刊的聯系和協調,加大向不同讀者群、受眾面進行審計學會理論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宣傳力度,擴大審計學會工作的影響,促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
(七)加強對學會分會和單位會員的業務指導,形成合力,推進審計理論研究的繁榮和發展
分會和單位會員是學會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基礎。學會要按照審計署《意見》的要求,加強對學會分會和單位會員的業務指導,密切審計科研人員、審計業務人員、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相互之間的聯系,促進形成合力,推進審計理論研究的繁榮和發展。
環境審計專業委員會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資源環境審計基本理論課題的研究,盡快建立環境審計專家庫,同時積極配合辦好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和環境審計骨干培訓班,推動環境審計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
計算機審計分會要籌備和開好國家審計信息化與國家治理專題研討會,完成好《中國審計學會計算機審計分會“十二五”研究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工作,編撰和出版《中國計算機審計研究報告(2012)》,組織搞好《審計署信息系統審計指南》的編寫工作,推進計算機審計理論研究和實務的發展。
審計教育分會要充分調動高等院校專家教授的積極性,完成好審計署2012至2013年定向委托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框架” 課題研究工作,辦好“首屆審計博士論壇”和“第二屆審計教授論壇”,進一步活躍審計理論研究氛圍,推動審計基本理論研究的深化發展。
各省級審計學會要按照《審計署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意見》要求,及時總結、探索學會工作的經驗和規律,結合本地區實際,因地制宜、積極主動地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究活動,同時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健全組織和辦事機構,積極推進學會工作的經?;?、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為推進審計理論研究做出新貢獻。
各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組)要加強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根據特派辦工作的特點,更加注重結合審計實踐開展審計理論研究。要學習和借鑒哈爾濱等特派辦的做法和經驗,探索從深化審計項目需要出發選擇研究題目,以理論研究成果提升審計項目質量和效果,更有效地服務審計實踐。
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各分會和各省級審計學會、特派辦理論研究會,以及其他單位會員,要及時向中國審計學會秘書處報送工作動態。中國審計學會秘書處要及時了解各分會和單位會員的工作情況,做好協調和服務工作。計劃年內分別召開省級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組)工作經驗交流會,以進一步總結和分享學會工作經驗,推動提高學會工作整體水平。
(八)進一步加強審計學會的會風建設
保持優良會風是中國審計學會的立會之本。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提出,要始終如一地抓好會風建設,繼續保持“求實、嚴謹、科學、創新”的優良會風。兩年來,廣大會員按照這一要求,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深入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推動了審計理論研究的發展,同時維護了審計職業和審計學術研究的良好形象。但在審計理論研究中也存在諸如研究不深入、脫離實際、盲目照搬照抄、低水平重復甚至抄襲、剽竊等問題。這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現象損害了審計理論研究風氣,阻礙了審計理論研究的健康發展,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必須采取措施,切實加以糾正。
中國審計學會將按照中央精神和審計署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會風建設,繼續大力發揚“求實、嚴謹、科學、創新”的優良會風。一是組織廣大會員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學會和審計理論研究工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立足我國國情和時代特點,加強調查研究,注重總結經驗,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工作,使審計理論研究成果貼近實際、符合客觀規律、經得起實踐檢驗;三是堅持“追求真理、堅持真理,不畏困苦、淡泊名利”的科學研究精神,潛心探索審計發展規律,深化和創新審計理論,在提高審計理論研究成果質量和深度上下功夫;四是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方式,加強科研道德的宣傳和教育,一方面堅持正面教育,強化學術規范,引導廣大會員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反對學術不端行為;另一方面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力度,堅持對學會征集的論文和收到的雜志投稿進行專門檢測,對于查實有抄襲和剽竊問題的文章,不僅不予采用,而且五年內禁止其作者參加中國審計學會組織開展的課題研究和理論研討活動,對其中情節嚴重的,建議所在單位給予必要的處理。通過教育引導和懲處相結合,維護審計理論研究的良好生態,為推動審計理論研究深入發展創造有利的氛圍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