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審計工作中心,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框架為主線,認真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加強審計學術交流,推動理論研究成果轉化,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為充分發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促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服務。
一、研究制定《中國審計學會2010至2014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
根據上屆理事會的建議,第六屆理事會要認真研究制定《中國審計學會2010至2014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明確今后幾年學會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究的目標、任務和重點,為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究提供指導。學會擬于年初開始梳理過去五年來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總結經驗。計劃成立專門小組,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分析我國審計面臨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外政府審計發展趨勢,把握審計需求,明確研究方向和重點,同時提出具體落實措施。3月底提出初稿,征求多方面意見,修改后提交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
二、組織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招標立項和結項評審
按照《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管理辦法》的規定,學會與審計署審計科研所要繼續加強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招標立項和結項評審工作。
(一)2009至2010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中期檢查和結項評審工作
2009至2010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共26個,其中公開招標立項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基本理論、績效審計指南、審計文化建設、審計職業道德建設、當前金融審計領域若干重大問題5個課題研究方向20個課題;定向委托審計署機關有關單位研究的有環境審計指南、國家審計職業準入制度、信息系統審計指南、外資審計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企業審計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審計信息綜合利用技術研究6個課題。對這26個課題,擬于1月組織進行中期檢查,于6月組織進行結項評審。
(二)2010至2011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招標立項工作
經審計署審計長會議審定,2010至2011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選題共9個,其中,公開招標課題5個:
1.政府審計如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2.政府審計在應對公共危機中如何發揮作用。
3.信息化與政府審計。主要研究信息化對政府審計的影響和要求,以及信息化條件下政府審計的模式(包括審計組織方式、審計方法、審計內容和重點、對審計人員的素質要求等)。
4.經濟責任審計。分為3個方面,分別研究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干部、黨政工作部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重點和關鍵評價指標。
5.資源環境審計。主要研究審計機關開展資源環境審計的目標、內容和重點、組織方式、審計方法等。
定向委托課題4個:
1.政府審計學。定向委托中國審計學會與審計署科研所共同負責研究。
2.審計機關人力資源管理。定向委托審計署人教司和審計署干部培訓中心共同負責研究。
3.審計業務管理。定向委托審計署辦公廳、法規司共同負責。
4.財政審計研究。定向委托審計署財政司負責研究。
按照規定,2010至2011年度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選題于2010年2月底前在《中國審計報》和審計署網站、中國審計學會網站上發布,4月底前按照程序組織專家完成立項評審工作。
三、組織開展審計理論研討活動
(一)4月,召開國家審計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研討會。研討重點是:國家審計應當如何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發揮作用;國外其他政府審計在應對金融危機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我國審計機關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及所發揮作用的分析與展望。
(二)6月,召開現代國家審計的本質和功能研討會。研討重點是:研究國家審計本質與功能的客觀依據;現代國家審計的本質與功能。
(三)9月,與審計署外資審計司聯合召開外資運用績效審計專題研討會。研討重點是:國外援貸款項目績效審計的目標、內容和評價指標體系;國外援貸款項目績效審計的實踐經驗和成效;國外援貸款項目績效審計的現狀、存在不足和深化發展方向、途徑。
(四)10月,與審計署境外審計司聯合召開境外審計專題研討會。研討重點是:我國境外資產和境外國家利益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審計機關開展境外審計的必要性;境外審計面臨的法律環境及對策;境外審計的組織方式等。
四、舉辦專題培訓班
(一)7月,學會擬與審計署審計科研所聯合舉辦1期省級學會秘書長、科研所長研討班,主要研討內容是:政府審計發展趨勢;當前政府審計理論和實踐中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開展政府審計理論研究的方式方法等。
(二)9月,學會舉辦1期審計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旨在培育審計理論研究骨干隊伍,提高審計理論研究水平。參加人員是省市審計學會、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科研骨干及部分青年理論骨干。主要內容是,結合我國政府審計面臨的形勢,就如何組織開展審計科研課題研究、如何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論文等進行培訓。
五、組織開展境內外審計學術交流
(一)10月在北京或南京舉辦大陸和港澳臺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就有關政府審計的理論與實務問題進行交流與研討,以密切大陸與港澳臺審計界的溝通和聯系,推動大陸和港澳臺審計工作的發展。
(二)11月組團赴加拿大開展環境審計和績效審計專題培訓和交流,深入了解加拿大審計機關開展環境審計和績效審計的發展歷程、主要做法等,宣傳近年來我國審計機關環境審計和績效審計工作,學習借鑒加拿大審計機關環境審計和績效審計工作經驗,推動我國環境審計和績效審計的發展。
六、組織開展專題調查研究
為加強審計理論建設,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提高審計理論研究的有效性,促進審計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學會與審計署審計科研所聯合,擬就地方審計機關開展審計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總結各地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建議。此外,學會還要圍繞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開展調查研究。
七、辦好《審計研究》雜志和學會網站
學會要繼續辦好《審計研究》雜志,及時反映審計理論研究的新成果、新觀點、新方法和新動態,為審計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平臺,力爭使《審計研究》雜志成為引領和推動我國審計理論創新與發展的標志性學術期刊。編輯部要改進編輯工作,嚴格遵循學術規范,改進雜志裝幀,努力提高雜志的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保持學術品位,增強其公信力和影響力,同時將每期頁碼調增至104頁,以增加刊載量,加快傳播審計理論研究成果。
要繼續加強學會網站建設,主要是增加信息含量,使網站成為學會與廣大會員和外界聯系、宣傳理論研究成果和發布信息動態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學會工作也要借助網站進一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八、組織好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為促進提高課題研究質量,更好地調動審計理論研究工作者的積極性,推動審計理論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會擬于12月組織對入選2010年4次研討會的論文進行評選,對優秀論文予以表彰。
九、加強學會自身機構建設
為全面有效履行學會職責,更好地為會員提供服務,學會要努力加強自身機構建設,提高學會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主要包括:調整和充實第六屆理事會各專門委員會,并進一步發揮其作用;積極發展會員,壯大學會組織,力爭盡快創建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和計算機審計分會,積極發揮其作用;健全學會工作制度,進一步提高學會工作效能;充實和加強學會辦事機構,強化內部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