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審計學會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和《審計署2006至2010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的要求,按照《中國審計學會2005至2009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確定的目標,以研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審計發展戰略若干問題為重點,加強調查研究,繼續組織開展深入的審計理論研究和學術研討活動,積極推動審計理論創新,為促進審計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做好《中國審計發展戰略》課題研究工作,積極籌備本屆學會第二次理事論壇 。
當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我國政府審計的內外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未來幾年我國政府審計如何適應社會需求,確定怎樣的發展戰略,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中國審計學會經過深入研究,在署領導的支持下,以《中國審計發展戰略研究》為題積極向科技部申請立項,前不久已獲批準。按照批準的課題立項任務書的要求,該課題將于2008年3月結題。對中國審計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開展研究,是學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今年學會工作的中心任務。本課題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因此課題研究要立足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審計面臨的環境和問題,著眼研究政府審計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提出中國政府審計適應環境和未來發展趨勢應該采取的策略建議。課題研究成果既要有實踐性,又要有前瞻性,課題研究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注意總結審計工作的經驗,尤其是近十年來的審計經驗,把專門研究與群眾性研究結合起來,確保按時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為此,學會會長會議研究,要求加強領導,認真組織,集中力量,切實做好這項工作。一是成立由學會領導、審計科研人員、專家教授和審計骨干組成的課題組,以學會的審計理論研究與指導小組成員為主成立若干子課題組。二是在充分討論和研究的基礎上,確定研究重點。初步考慮提出下列幾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1.我國政府審計環境與未來發展策略研究;
2.我國政府審計的職能定位和作用研究;
3.中國特色效益審計發展戰略研究;
4.財政、金融、企業、投資審計發展戰略研究;
5.環境與資源審計發展戰略研究;
6.經濟責任審計發展戰略研究;
7.信息化條件下審計技術方法應用研究;
8.政府審計能力建設研究。
學會將在2007年底或2008年初,以研討中國審計發展戰略為主要內容組織召開第二次理事論壇。論壇要針對我國政府審計面臨的發展環境和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廣泛深入地討論,并提出針對性強、有科學依據的對策和建議,為今后審計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中國審計學會要認真做好理事論壇的各項籌備工作,同時希望各地方學會、廣大理事和會員積極參與研究。
(二)分別以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和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為題召開兩次專題學術研討會 。
我國審計機關依照審計法的規定,實行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已經十年。十年來,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在規范預算執行、改進預算管理、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級審計機關在開展本級預算執行審計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本級預算執行審計面臨著如何進一步深化、發展以及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審計機關職能作用的發揮和社會影響的擴大。鑒于此,學會計劃今年三季度,與審計署財政、行政事業等有關審計司聯合召開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專題學術研討會,針對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特別是基層審計機關開展本級預算執行審計面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等開展深入的研討。
“三農”與環境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十一五”規劃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都把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加強環境治理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環境資源保護問題形勢嚴峻,解決“三農” 問題任務艱巨。近幾年,各級政府投入解決“三農”問題和環境治理保護的資金大量增加。這些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三農”政策的落實,關系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的順利實現,關系到經濟社會能否又好又快發展,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加強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各級審計機關以促進農業環保資金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益為重點,加強了這方面的審計,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了總結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的實踐經驗,探討和解決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索適合我國特色的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的規律,學會計劃今年二季度,與審計署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司聯合召開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專題學術研討會,針對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的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等問題開展深入的研討,以進一步推動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的深入發展。
(三)做好審計署2006至2007年度審計科研課題的研究指導和結項工作,組織好審計署2007至2008年度審計科研課題的招標立項工作 。
組織開展審計署審計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是學會每年必須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審計署2006至2007年度審計科研課題,學會將進一步加強對課題研究的檢查和指導力度,計劃在6月和7月間分別針對三個招標立項課題召開三個小型專題研討會,由各中標課題組到會匯報研究成果,同時學會也組織一些論文參加研討。在課題結項前實行嚴格的評審制度,公開通報課題結項評審結果,對于沒有按照中期檢查評審意見及時調整研究方向和內容、課題報告沒有達到預期研究目的的課題組,將不予結項。
為提高課題研究成果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審計署2007至2008年度審計科研立項課題的招標立項工作,實行指定課題招標,每個課題招標5個課題組。本年度招標課題,考慮到中國審計發展若干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重點,與學會組織的學術研討活動相結合,建議確定下列3個課題進行招標:
1.政府審計環境與未來發展問題研究。該課題主要研究我國政府審計面臨的環境變化和影響政府審計未來發展的若干重要問題,以及關于我國政府審計未來發展的策略建議。
2.深化地方預算執行審計研究。該課題主要研究地方預算執行審計,特別是基層的預算執行審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如何深化和發展的問題。
3.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研究。該課題主要研究對黨政領導干部和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如何進行科學準確評價的問題。
今年課題招標立項工作,在堅持原有課題招標和立項規定的基礎上,增加省、市、自治區審計學會對課題立項申請進行審查的環節,由過去各課題組直接寄送立項申報材料改為由省、市、自治區審計學會統一組織課題申報,同時課題組成員要實行審計科研人員、審計機關有研究能力的業務骨干、社會上的專家學者“三結合”,目的是提高申報立項課題的質量和水平。
(四)加強審計宣傳,做好網站建設、《審計研究》的編輯和出版、培訓、內外交流等工作 。
搞好審計宣傳是學會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學會要結合今年的各項任務,進一步加強審計宣傳工作的力度。
一是進一步辦好學會的網站。今年學會網站將全新改版,改版后的學會網站新增了審計要聞、專題討論、觀點摘編、會員心聲等欄目,內容更加豐富,信息量大大增加。做好改版后學會網站建設,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傳播功能,加大審計宣傳的力度;另一方面還要突出學術和理論特色,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推動廣大會員、理論工作者與實務工作者開展群眾性的理論研討交流活動。學會網站建設的關鍵是信息的采集,各地審計學會要根據網站宣傳的需要,積極提供各種信息,組織好本地區會員踴躍參與網站組織的研討活動。隨著金審工程的推進,希望各省級審計學會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在各自審計機關的網站內建立學會的窗口或網頁,以便擴大學會信息交流。
二是進一步辦好《審計研究》?!秾徲嬔芯俊冯s志是宣傳審計工作和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的重要陣地和平臺。2007年,期刊編輯工作將繼續服務于當前審計實踐,以研究和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及時反映審計實務與理論研究的新成果、新發展,倡導運用經濟學、政治學、法學、信息技術等理論和方法進行交叉研究,著力推動理論創新。同時,進一步改進編輯流程,加強編輯和校對工作,努力提高《審計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三是舉辦兩期培訓班。為宣傳審計理論研究成果,并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加強審計理論對審計實踐的指導作用,今年學會將組織兩期培訓班,即4、5月份舉辦審計管理培訓班,9、10月份舉辦部門預算資金績效審計培訓班。
四是加強內外交流。對內交流方面,主要是要加強兩個方面的聯系和交流。即采取調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加強中國審計學會與地方審計學會和特派辦審計理論研究會之間的聯系;同時采取合作研究、分享和交流科研成果等方式,加強中國審計學會與其他相關學術團體、科研院所的聯系,擴大學會的影響,積極尋求提升審計理論研究水平的渠道和途徑。在對外和兩岸交流方面,打算安排兩次考察和交流活動:一是上半年組團到澳大利亞進行績效審計專題學術交流;二是下半年與臺灣民間學術團體及社團組織開展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活動,繼續擴展兩岸民間學術交流。
(五)加強調查研究工作 。
加強調查研究是學會組織開展學術理論研究的基本保證,是總結實踐經驗,服務審計實踐的客觀需要,是審計理論研究創新,提高審計理論研究的針對性、指導性、時效性的有效途徑。今年,學會將圍繞中國審計發展戰略問題,廣泛組織調研活動,將調查研究貫穿到確定課題研究重點、組織學術研討、檢查評審研究成果等項理論研究工作的始終。同時結合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研討活動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對于這個專題,中國審計學會打算嘗試組織部分省級審計學會同步進行調研,由學會秘書處統一研究后擬定調研提綱,調研報告同時報本省、市審計廳(局)和中國審計學會,最后由中國審計學會綜合研究形成一個調研報告。希望有條件的省級學會組織積極支持、配合和參與,認真組織好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