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協調解決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與高耗能行業、重點用能單位粗放無序利用能源之間的矛盾,實現節能減排和高質量發展。高耗能行業及重點用能單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首先是要找出高能耗的環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符合重點用能單位發展和實際情況的節能減排技術路線。做好這項工作,開展能源審計是其中一條重要的途徑。
一、什么是能源審計
能源審計, 是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倡導的由政府推動節能活動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是由專職能源審計機構或具備資格的能源審計人員受政府主管部門或業主的委托, 對用能單位的部分或全部能源活動進行檢查、診斷、審核, 對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做出評價、并提出改進措施的建議, 以增強政府對用能活動的監控能力和提高能源利用的經濟效果。
二、我國能源審計開展情況
目前,我國的能源審計雖處于探索階段,但各級政府審計部門已陸續在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節能減排相關資金等審計項目中開展有關能源事項的審計工作。審計人員依據國家有關的節能法規和標準,立足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主責主業,以用能單位經營活動中能源的收入、支出財務賬目和反映用能單位內部消費狀況的臺賬、報表、憑證、運行記錄及有關的內部管理制度為基礎,并結合現場考察、設備測試等,對用能單位的能源使用狀況進行系統的審計、分析和評價。
三、專項能源審計應關注的重點
由各級政府審計部門實施的專項能源審計,應主要以抽審地區的高耗能行業、重點用能企業能源消費情況為切入點, 對當地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審查、節能監察制度執行情況,以及重點用能企業能耗數據真實性等情況進行核查,敦促被審計單位貫徹好落實好節能減排政策。
一是關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節能驗收(監察)執行情況。2017年起實施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要求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開工建設前須取得節能主管部門出具的節能審查批復,并對項目在竣工驗收、投入運營后是否按照節能審查批復意見落實各項節能措施情況進行節能驗收。而在用能單位日常生產期間,2016年施行的《節能監察辦法》也有“對能源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其他相關單位執行節能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節能標準的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用能行為予以處理,并提出依法用能、合理用能建議的行為”的規定??梢?,無論是在新建、改擴建項目的建設期、還是在用能單位生產期間,國家都對用能單位有明確且嚴格的節能減排規定。
專項能源審計應重點關注重點產業項目,尤其是高耗能項目落實節能審查意見情況,關注節能管理環節銜接和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監管。從以往審計情況來看,在高耗能項目通過節能審查后,節能執行情況往往無人監管、聽之任之,極易出現未按節能審查意見建設等情況。
二是關注“能耗雙控”基礎數據的真實性?!澳芎碾p控”制度是節能減排政策的核心制度安排,我國自“十一五”開始就將單位GDP能耗降低作為約束性目標,“十二五”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要求,“十三五”時期實施了“能耗雙控”行動,2021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對進一步強化“能耗雙控”提出具體要求。因此,在專項能源審計中,審計人員應核實各級地方政府制定相關規劃、分解落實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并著重揭示地方政府一方面“能耗雙控”完成較差,另一方面仍大力上馬高耗能行業項目的問題。審計重點應聚焦重點高耗能企業能耗真實性,即燃煤總量的真實性、采用折標系數的合理性、焦炭煤氣等外售能源的真實性。
四、專項能源審計的主要方法和內容
能源審計的主要方法是依據能量平衡、原料平衡的原理,對用能單位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包括用能單位基本情況調查、管理體系情況調查,數據搜集與審核匯總,典型系統與設備的運行狀況調查,能源與原料的盤存查賬等,在現場檢測時,應對用能單位日常業務活動、辦公過程中的投入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審計,分析各個因素(或環節)影響用能單位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從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費現象和節能潛力,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專項能源審計的主要內容:一是企業的用能及能源管理總體評價,二是企業的能源計量及上報的統計數據分析,三是企業能源消費指標、用能設備運行效率、產品綜合能源消耗和產值能耗指標計算分析,四是能源成本指標計算分析等。其中有兩點需要注意,一個是要了解用能單位內部機構設置,熟悉用能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制以及具體落實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摸清用能單位的管理狀況(如機構、人員、職能、制度、辦法、指標等)和能源流程,為下一步的能源審計分析打下基礎。其次要詳細了解用能單位的計量和上報的統計數據狀況,可以聘請能源專業人員參與審計,并結合掌握的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的數據,確定計量儀表的準確程度和統計數據的真實程度。
五、結語
2020年9月22日,我國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充分彰顯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信心。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非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需要各級部門單位和企業付出艱苦卓越的努力。政府審計部門應發揮好經濟監督職能,統籌謀劃、科學布局,有效開展專項能源審計工作,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落到實處,助力該項任務早日實現。(宋淮)
注:此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宋超 |
【關閉】 【打印】 |